字词 | 停年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停年格 北魏时崔亮所创的选官制度,专以年资深浅为标准,而不问人才高下。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废中正官,规定在位者均由五人相保,无人保任者,夺官还役。为抑制武将,吏部尚书崔亮创立停年之制,任官“不问贤愚,专以停解日月为断”,一般平庸之辈,只要年月久者则就可以优先选拔录用。这是一种以年资深浅为标准,而不问人才贤愚的选官制度。 停年格北魏崔亮首倡的一种不问贤愚政绩,以年资长短为任用标准的选官制度。见《魏书·崔亮传》。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停年格》。 停年格北魏灵太后临朝时吏部尚书崔亮所制定的官吏升迁制度,专以资历深浅为标准。《魏书·崔亮传》:“亮乃奏为格制,不问士之贤愚,专以停滞日月为断。虽复宫须此人,停日后者终于不得,庸才下品,年月久者,灼然先用。” 停年格北魏崔亮所创专以年劳为标准的铨选法规。《魏书·崔亮传》说:“亮奏创停年格,不问士之贤愚,专以停解日月为断。其甥刘景安书规之曰: ‘取士之途不溥, 沙汰之理未精, 而舅属当铨衡,宜须改张易调,如之何反为停年格以限之,天下士人,谁复修厉名行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