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旦诺
斯旦诺(Steno,N. 1638~1686,又名Stensen,Niels),十七世纪丹麦解剖学家。早年入哥本哈根大学在巴托林门下学习,后去阿姆斯特丹、莱顿学习解剖学四年,返回哥本哈根后从事解剖学教学。1665年去巴黎、罗马、佛罗伦萨等地游历。后期从事僧职工作,终止了他的科学生涯。斯旦诺的主要工作是腺与肌肉方面。当他在阿姆斯特丹作学生时,在羊头上发现了腮腺管(迄今称ductusStenoni),1661年他给巴托林通信时报道了他的发现。在此基础上他对腺体作了进一步研究,1661年他报道了口腔内腺体及泪腺管。斯旦诺对脑的结构也作过研究。对于肌肉的结构与功能也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切除神经血管的肌肉仍保持收缩性,当结扎动物肢体的大动脉,动物的肢体即发生麻痹(1667)。斯旦诺企图将数学与几何学的法则引入肌肉解剖学,以机械学的观点分析各个肌肉的作用。他的工作比波累利发表的《动物运动论》一书早十二年,后来波累利曾引述过他的著作。由于斯旦诺的著作偏于推理而缺乏实验证据,因此,他的著作湮没无闻,而波累利却获得了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