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jiǎruò❶譬如、例如,用于比拟或举例而不表示假设。《孤本元明杂剧》《遇上皇》剧二:“风又紧,雪又扑,恰便似杴蹇筛扬,恰便似挦绵扯絮。~韩退之蓝关外不前骏马,孟浩然灞陵桥不肯骑驴,冻的我战兢兢手脚难停住。”又见“假如”。
❷连词,表让步关系,纵然、即使。刘庭信小令《寨儿令》《戒嫖荡》:“~你便铜脊梁,者莫你是铁肩膀,也磨擦成风月担儿疮。”“假若”与“者莫”互文,“者莫”亦是表让步关系的连词。《乐府阳春白雪》后二不忽麻平章《点绛唇》套《辞朝》:“~名利成,至如田园就,都是些去马来牛。” 《浣纱记》剧五:“~走上焰魔天,脚上腾云须赶上。”《北西厢》剧一五:“~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义并同。又见“假如”“假使”“假是”“借使”。 假设 假设假(假之;假令;假如;假若;假使;假而;假是;假定) 令(向令;设令;借令;浸令;借令;弟令;诚令) 苟(苟或) 即 自 诚 讵 向使 把似 借使 遮么遮莫 浸使 浸假 乡使 譬使 向使 借若 表示假设:设(设或) 向 如(如果;如若;如其;如使;如或;如令;如是;有如;设如) 或(或者;或若) 要(要是) 使(当使;如使;倘使;设使;乡使;借使) 倘(倘若;倘如;倘或;倘使;倘然) 傥(傥若;傥使;傥或;傥然) 若(若非;若如;若其;若是;若果;若令;若使;若或;若还;若苟;若为;若然;或若;当若;有若;设若;假若) 借 脱(脱若;脱或;脱使) 适 而 抑(抑或) 借 可中 都然 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万一 (姑且认定:假设)
另见:虚构 ☚ 讽喻 引用 ☛
让步 让步让手 退让 避路 表示让步:虽(~然;~行;~说) 权(~且) 且 姑(~且) 纵(~然;~便;~让) 倒(~是) 抑借(~令) 尚(~且) 犹 表示假设的让步:即(即使;即若;即令;即或;即便) 就(就是;就算;那~) 纵(纵然;纵令;纵或;纵使;纵饶;纵遣) 须 便自 借或 虽然 虽说 假若 只使 遮莫 用让步的方式避免冲突:妥协 在纠纷中自行让步,减少麻烦:息事宁人省事宁人 向对方的挑衅让步:让衅 彼此让步:相让 双方坚持对抗,互不相让:相持不下 以国事为重而作一定的让步:相忍为国 让步不大,获利可观:枉尺直寻 互不让步:各不相让(在争执中放弃自己的意见或利益:让步)
另见:让开 让给︱对抗 ☚ 让步 退让 ☛ 假若jiǎ ruò❶犹如,好象。《遇上皇》折二: “~~韩退之兰关外不前骏马,孟浩然霸陵桥不肯骑驴”。 ❷假若,如果。《后汉纪·桓帝纪》:“~~上之所为而民亦为之,向其化也,又何诛焉?” ❸即使,纵然。刘庭信《寨儿令·戒嫖荡》:“~~你便铜脊梁,者莫你是铁肩膀,也磨擦成风月担儿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