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借箸代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借箸代筹

谓谋划。《老残游记》第七回: “借箸代筹一县策, 纳楹闲访百城书。 ” 《史记·留侯世家》: 汉三年,郦食其(yi ji )劝刘邦封六国后裔为诸侯。“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 ‘子房前! 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 具以郦生语告,曰: ‘于子房何如? ’ 良曰: ‘谁为陛下画此计者? 陛下事去矣。’ 汉王曰: ‘何哉? ’ 张良对曰: ‘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 ” 桡(nao ): 削弱。箸(zhu): 筷子。藉: 同 “借” 。汉高祖刘邦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准备分封以促使代,张良以为不可,他用饭桌上的筷子比划形势,六国后刘邦改变主张。

借箸代筹

借箸代筹

借你面前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指替人谋划。箸(zhù):筷子。筹:指筹划。

☚ 狡兔三窟   金石之计 ☛
为人为国谋划

为人为国谋划

为人谋划:谋人 借箸
代人谋划:借箸代筹 借箸代谋 借箸画策 借箸前筹 借箸为筹 借箸献筹 借箸以筹
为朝廷谋划:谋朝
为国谋划:图国
为国家利益谋划:谋国
为自身利益谋划:身图
为个人处境谋划:私独
不远千里来替人谋划:千里借筹

☚ 谋划   谋划事情 ☛

借箸代筹jie zhu dai chou

make a plan for someone else

借箸代筹jiè zhù dài chóu

借:借用;箸:筷子;筹:筹码,引申为筹划。指代人策划。make a plan for sb. else, plot for others

借箸代筹jiè zhù dài chóu

【解义】箸:筷子。筹:筹码。计算数量的东西,多用竹木来做,每根筹代表一定的数量,引申为计划、筹划。原指借用筷子指画当时的形势。后指代人策划。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指较大较重要的事。
【例句】晚上到老友家去,他说要买套房子,我就~,给他出了个好主意。

借箸代筹jiè zhù dài chóu

楚汉相争时,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之后,一起攻楚。刘邦方要吃饭,张良进见,以为此计不可,于是“臣清借前箸为大王筹之。”意思是借刘邦的筷子来指画当时的形势。后用“借箸代筹”指代人策画。“箸”,筷子;“筹”,原指筹码,这里指筹划。唐·杜牧《河湟》诗:“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借箸代筹

公元前204年冬,汉王刘邦为了正面对抗项羽楚军的军队,亲自率领部分汉军坚守荥阳。
刘邦仗着城池险固,每当楚军迫近城下时便放箭掷石,使楚军不能占得半点优势。但是楚霸王项羽却不肯就此罢休,他仗着自己军事力量的强大,亲自督兵,不断向荥阳发动进攻。他调集了10万人马,决心一举攻下荥阳。
范增是项羽手下的谋士,他一向足智多谋,他知项羽若只靠10万人马仍很难打下荥阳,地利劣势必将给攻城带来一定困难。他对项羽说:“刘邦能坚守荥阳,无非是靠了敖仓这个大粮库,只要切断了运粮的道路,拿下荥阳也就不成问题了。”
项羽一听有理,便采纳了他的意见,派手下大将钟离昧带领1万精兵,突袭了汉军的运粮队伍,取得了成功,敖仓粮库的守将周勃率领汉军出击,也吃了败仗。项羽乘胜调动兵马,率领大军直向荥阳。荥阳的情况十分危急,一旦城内粮草用完,就很可能不攻自破。
汉王刘邦心急如焚,眼看荥阳就要不保,而这时谋士张良又不在身边,王陵正犯病,情势危急,怎么办才好呢?刘邦想到谋士郦食其以前曾出过许多有用的主意,便马上召来郦食其共商对策。郦食其对汉王说:
“当初商朝建立者汤讨伐夏朝末代君主桀时分封了夏朝的后代,先使局势稳定,再挑起战争取得了胜利;周朝建立者武王讨伐商朝末代君主纣时,也是用了这种分封商后代的方法,现在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使各国后代无处安身,失去了本来的地位和尊严,大王既已为汉王,何不分封六国后代为王,那么使君臣百姓都对您有感恩之情,都会推崇您,这也必使项羽的势力更孤立,不得不以您为王了。”
刘邦听了郦食其的话顿时转忧为喜,他一边赞扬郦食其的妙计,一面命他即刻就去办。郦食其受了汉王之命,马上回去催促刻制王印,准备分封六国后代之用。
刘邦以为局势已定,便松了口气,心也放宽了许多。正好这时张良入见,汉王立即招呼他说:“子房你来得正好,我有一件事要和你说,你快快坐下。”
张良坐下后,刘邦便把郦食其所提的分封六国后代的事告诉了他,张良一听大吃一惊,细问才知是郦食其出的主意,汉王见张良面色不对,急问有何不妥之处。张良一时情急,顺手抓起刘邦的筷子,说:“大王请允许我用你面前的筷子来分析当前的形势。”他接着问:“当初汤伐桀而封夏王朝的后代是因为汤能置桀于死地,大王你现在有把握置项羽于死地吗?”
汉王摇头。张良用筷子一划说:“这就是一不可。同样当初武王伐纣也是因为有必胜的把握,现在你确信能杀死项羽吗?”
汉王又摇头。张良点头说:“这是二不可。而且天下豪杰跟随大王南征北战,无非为了有所益处,而今你大王分封六国后代,人心一散,他们各归其主,靠谁帮你打天下?”
汉王一听如梦方醒,赶忙召来郦食其训斥了一顿,取消了正在刻制的六国王印。
后来人们就用“借箸代筹”这个成语,来表示代人策划。

借箸代筹jièzhù-dàichóu

《史记·留侯世家》载:秦末楚汉相争,郦食其劝说汉王刘邦立六国后代,联合他们对付项羽。一天刘邦正准备吃饭,张良来了,刘邦将这个想法告诉他。张良认为不妥当,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箸:筷子。筹:筹划。张良话的意思是:借您桌前的筷子为您比划形势和应采取的措施。后以“借箸代筹”指代人策划。

借箸代筹jiè zhù dài chóu

借用面前的筷子代替筹码来筹划。指代人谋划。箸: 筷子。也作“借箸代谋”、“借箸画策”。

借箸代筹jièzhù-dàichóu

〔连动〕 借用筷子作为筹码。形容代他人谋划策略。《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 常用作代他人出谋划策。

借箸代筹jiè zhù dài chóu

箸:筷子。筹:筹码,引申为策划、计划。原为借你的筷子来指画形势。比喻代人策划。也作“借筹画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