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借东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借东风

借东风

马佶人作。《传奇汇考标目》别本著录。今无传本。按诸葛亮借风事,正史无,最早见于《三国志平话·赤壁鏖战》,元杂剧有《七星坛诸葛祭风》,而《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对借东风更作了发挥和渲染。今京剧有《借东风》,川剧有《祭东风》,湘剧有《祭风台》,徽戏有《南屏山》。

☚ 梅花楼   梅花谶 ☛

借东风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释词】
 ①七星坛:诸葛亮借东风,请周瑜为他在靠近江边的南屏山上修一个平台,四周栽上花木。诸葛亮先在平台上点燃七盏灯,对天祷告。七盏灯忽然射出闪电,激起七声雷鸣,好像七颗明星,照得大江上下一片光明。后人称那平台为七星坛。
 ②周郎:周瑜曾为东吴建威中郎将,吴人皆称其为周郎
 
 【赏析】
 赤壁之战的主战场在长江上,孙刘联军的总战术是火攻,围绕火攻创设了一系列的计谋,但最后决定成败的关键是有无东风。
 对于东风的有无,曹操胸中有数,颇有见识。当他采纳庞统的连环计时,谋士程昱便向曹操进言:船皆连锁,须防火攻。曹操大笑,说:“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诸将皆拜伏曰:“丞相高见,众人不及。”直到诸葛亮借东风已刮起,程昱赶快入帐提醒曹操:“今日东南风起,宜欲提防。”曹操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从这两段君臣对话,足以表明曹操既聪慧超人,又刚愎自用,既经验丰富,又思维定势。但他毕竟比周瑜考虑问题精细缜密。
 周瑜忙于实施计谋,为火攻创设条件时,却没有想到冬天没有东南风这一关键问题。所以当他引众将立于山顶,遥望江北水面艨艟战船,忽见曹军寨中,被风吹折中央黄旗,飘入江中,还大笑曰:“此不祥之兆也!”只是当西北风刮起旗角从他脸上拂过之时,他才惊醒过来,冬天时节,火攻事宜,只欠东风,不由得“大叫一声,往后便倒”,一时忧急如焚,昏厥倒地。
 赤壁决战前夕,周瑜突然病倒,众人愕然。惟有诸葛亮笑曰:“公瑾之病,亮亦能医。”鲁肃陪诸葛亮入帐问安。诸葛亮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周瑜回答:“‘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诸葛亮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周瑜闻言失色,料想诸葛亮必知其意,乃用话挑之:“欲得顺气,当服何药?”诸葛亮一边笑着说,一边用笔密书十六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见了大惊,乃向诸葛亮请教。诸葛亮提出在南屏山设七星坛,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风,以助周瑜用兵。
 诸葛亮比之曹操,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使其然;比之周瑜,不但能谋人,而且还能谋天。用周瑜的话来说:“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如此说来,借东风把诸葛亮神化了。小说家也极尽神道形象的描绘:“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呼风唤雨。于是小说中的与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拉开了距离,他成为既是有高尚民族传统道德伦理的贤臣,又是似道若仙的智谋超人。因此是中国文化的智谋化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去审视,准确地说诸葛亮是中国智谋的集合体,在他身上有贤臣治国安邦、辅佐王权之术,有军事家用兵设计之谋,有官场权谋之法,有纵横家捭阖游说之才,有儒释修身养性之功,有道家驱妖逐魔、观天象、辨阴阳以谋人事之道……他代表了中国谋略文化之大成。诸葛亮形象千百年来不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化背景的稳固性。因此,我们不必去深究借东风的科学根据,而应当把它视为一种中国理想主义的文化去加以阐释。

借东风

比喻借助某种力量。梁启超《壮别》诗: “大陆成争鹿,沧瀛蛰老龙。牛刀勿小试,留我借东风。 ”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孔明曰: ‘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 。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 “七星坛” ,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旙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 ’ 瑜(周瑜)曰: ‘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 ” 三周吴都督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然时值隆冬,难得东南风把火刮向曹营。周瑜郁闷成疾。诸葛亮助瑜攻曹,于七星坛上作法,借来东南大风,大败曹操。

借东风jiè dōngfēng

语出《三国演义》的故事。
三国时曹操率领83万人马,诈称百万大军,雄心勃勃地企图打败刘备,消灭东吴,统一天下。诸葛亮和周瑜共同定下火攻曹军的大计,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寒冬腊月,天天刮西北风,独不见东南风,没法利用风势进行火攻。周瑜为此急得生病。诸葛亮精通天文,通晓“冬至一阳生”的节气知识,预测到此时阳气初动,会刮起东南风来,但他却哄骗周瑜,说他有借风的法术,叫人搭起法坛,故弄玄虚,祭天借风,后来果然刮起东南风来。这个故事广为流传,还编成了许多剧本。
现在,人们常用“借东风”来比喻遇到关键问题时,凭借或利用大好形势使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借东风

(惯)相传曹操率重兵要攻打东吴,刘备与孙权决定联合抗曹,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巧借东风,采用火攻,使曹兵大败。比喻凭借某种有利的条件和时机。

借东风

相传曹操率重兵要攻打东吴,刘备与孙权决定联合抗曹,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巧借东风,采用火攻,使曹兵大败。比喻凭借某种有利的条件和时机。程树榛《钢铁巨人》八章:“戴继宏又将刚刚和李仲才思想交锋的情况,向书记作了汇报;并希望书记再去和副主任谈谈,借党委扩大会的东风,把他的思想促进一步。”

借东风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描写,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于仲冬时节作法,借得三日三夜东南风,帮助周瑜火攻曹营,大破曹军。比喻借助有利条件或大好时机。

借东风

指三国蜀相诸葛亮借东风之势攻破曹营之事。《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载,诸葛亮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东风,助周瑜火攻曹操大军获胜。后用“借东风”指利用好的形势。

借东风jièdōngfēng

〈动〉比喻借助于有利的条件或形势来开展工作或推动某项事业。
 ◇ 识机遇者为俊杰,会借东风者定能成功。(人民日报.1995.6.4)
 ◇ 在社区服务中,各地妇联还广借东风,积极创办妇字号社区服务实体。(人民日报.2000.3.7)

利用

利用

蹈 乘 假(被~)
利用好形势或好经验:借东风
利用漏洞:蹈隙
 利用过失:蹈瑕
利用顺便的机会:将机就机
按时节利用:节用
互相利用:相为
乘势利用:鱼乘
趁其虚弱或空虚时利用:趁虚
无空隙可利用:无隙可乘 无间可伺
有现成的东西而不加以利用:现钟不打 现钟弗打
(使事物或人物发挥效能:利用)

另见:运用 使用 发挥 乘机 乘便

☚ 利用   利用别人 ☛
000129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