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俺答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俺答汗1507—1582即“阿勒坦汗”。一译“安滩”、“谙达”、“俺答阿不孩”等,亦称“索多汗”、“格根汗”。明代东部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达延汗孙, 巴尔斯博罗特次子,驻归化(今呼和浩特)。其长兄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吉囊)卒后,遂控制右翼,取得汗号,迫使左翼察哈尔大汗东迁于辽。西征瓦刺各部, 进至漠北, 基本上控制蒙古地区。又进取青海,行兵西藏,将喇嘛教格鲁派(黄教)传入蒙古。万历六年(1578)与索南嘉措(达赖三世)在青海*仰华寺聚会,尊之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 达赖喇嘛称号始于此。又将其迎至归化传教,建弘慈寺, 自此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从嘉靖年间起, 一再派出使者到明朝,要求通贡互市。隆庆五年(1571)被明封为顺义王,并在大同、张家口、宁夏(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甘肃(今甘肃张掖)等地的十一处马市, 与中原互市。与夫人三娘子一起长期维护与明朝的通贡互市关系, 促进蒙汉藏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加速蒙古地区畜牧、狩猎业的发展。收留大批北徙的汉族兵民开发漠南地区,建筑*板升,奖励农耕,发展手工业,基本上解决了土默特地区的粮食问题。广泛吸收汉、藏族的文化,发展蒙古的建筑、工艺、医药、历法和军事技术等。招揽汉、藏族工匠修筑库库河屯(明赐名归化)城, 使其成为漠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蒙古族经济、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俺答汗 俺答汗1507—1581又称阿勒坦汗,系达延汗之孙,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明嘉靖三十一年至万历元年(1552—1573),他联合鄂尔多斯万户进攻瓦剌,进占青海,出兵西藏。隆庆四年(1570),向明朝称臣纳贡,被封为顺义王,名其城为归化。次年,在多处与中原互市。万历六年(1578),在青海会索南嘉措(达赖三世),又迎至归化传教。自此,喇嘛教开始在蒙古地区传播。 ☚ 亦不剌 切尽黄台吉 ☛ 俺答汗 167 俺答汗1507—1582即阿勒坦汗,亦作“安滩”、“谙达”等。明代东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达延汗孙、巴尔斯博罗特次子,驻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其长兄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亲王)逝世后,控制了右翼土默特取得汗位,迫使左翼察哈尔东迁于辽。西征瓦刺进至漠北,基本控制了蒙古地区。进军青海、西藏,将喇嘛教格鲁派传入蒙古,禁止萨满教活动。万历6年(1578)与索南嘉措(达赖三世)在青海仰华寺聚会,尊之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即始于此。并将其迎至归化,建寺传教。嘉靖年间起,多次遣使要求与明通贡互市,至隆庆5年(1571)被明封为顺义王。俺答汗与其夫人三娘子长期努力维护与明互市通贡关系,促进了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对漠南蒙古农业、手工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广泛吸收汉藏文化,发展了蒙古族的建筑、工艺、医药、历法、军事技术等。万历10年(1582)死后,三娘子主持政务30年,继续加强了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15年 (1587) 明封之为“忠顺夫人”。 ☚ 达延汗 额尔德尼 ☛ 俺答汗1508—1582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蒙文史籍作阿勒坦汗,汉籍又译作安滩、谙达、俺答阿不孩等,尊称索多汗、格根汗。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次子。领土默特万户(十二土默特),初被驻牧于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以北地区,后入居水草丰盛的丰州滩(今土默川)。自少年时代起,即助其兄吉囊(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率领右翼诸部东征西讨,扩张右翼势力。嘉靖三年至二十三年(1524—1544),6次出征兀良哈万户,将该部征服并分解,因功由卜赤汗授予“索多汗”称号。嘉靖十一年(1532)和十三年,两入西海(青海),大败亦不剌和卜儿孩。十二年,率兵援助明大同兵变,将逃亡的大批变兵带回蒙古。二十年(1541),吉囊卒后,控制右翼诸部,与左翼分庭抗礼,迫使察哈尔部大汗打来孙东迁。又西征瓦剌,进至漠北和林等地。同期,屡遣使于明,要求通贡互市,遭拒绝。二十九年(1550),因使者被明方无理杀害,率兵攻至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迫明朝于次年开放宣府、大同马市。不久,因明朝未满足其扩大贸易范围之要求,双方复起冲突而闭市。隆庆四年(1570),因孙把汉那吉降明,率兵至大同索孙。经谈判,以亡入土默特的汉人赵全等换取把汉那吉。翌年,与明朝达成封贡互市协议,史称“隆庆封贡”。被明封为顺义王,并在大同、张家口、宁夏、甘肃等地开设11处马市。万历元年(1573),再次率兵进入西海,进至安木多、喀木(在今西藏东部)等地,深入藏族地区,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发生关系。三年,建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由明廷命名为归化。六年(1578),在青海建仰华寺,并亲临该地迎接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召开盛大法会,正式入教。尊索南嘉措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始于此。同时,被达赖喇嘛称为“转千金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共同制定了一系列保证黄教在蒙古传播的法令和戒律。八年,在库库河屯建立漠南第一座黄教寺院,由明廷命名为弘慈寺。九年十二月(1582年1月)去世。十三年(1585),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亲诣归化,为其举行火化仪式。生前,奖励农耕,发展牧业、手工业,广泛吸收汉、藏文化,发展蒙古的建筑、工艺、医药、历法和军事技术,促进蒙古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蒙、藏、汉经济、文化交流作出特殊贡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