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职郎文散官名。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改登仕郎为修职郎, 秩从八品。明制修职郎为正八品升授之阶。清代正八品概为修职郎。 修职郎选人阶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十一月,由登仕郎阶改名,为选人新阶之第六阶。从八品(资料出处参“从政郎”条)。并参“通仕郎”条。
简称与别名❶修职。《陈与义集》卷30《黄修职雨中送芍药五枝》:“微雨湿清晓,老夫门未开。”《宋史·职官志》9《元丰寄禄格》:“修职郎 崇宁登仕,政和再换。” ❷知令录。北宋前期选人第六阶为试衔知县令、知录事参军,省称“知令录”;崇宁间改为登仕郎,政和又改为修职郎。南宋修职郎官称为知令录。《永东大典》卷14628《吏部条法·关升门》之《尚书侍郎左右选考功通用申明》“(淳祐二年九月)应称知令录者系修职郎。”
简称与别名❶迪功。《夷坚志》甲集卷5《林县尉》:“绍兴初,莆田人,林迪功为江西尉。秩满,用捕盗赏功改京官。”《宋史·职官志》9《元丰寄禄格》:“迪功郎 崇宁将仕,政和再换。” ❷判司簿尉。迪功郎在崇宁二年九月之前为判司簿尉之等;南宋《吏部条法》,仍以判司簿尉为迪功郎之官称。《永乐大典》卷14628《吏部条法·关升门》之《尚书侍郎左右选考功通用申明》:“(淳祐二年九月)应称判司簿尉者,系迪功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