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俫lái

❶语气词,相当于“啦”。用法往往和人名相连,紧附在人名之下。如康进之《李逵负荆》的“老王~,直醉的来在这搭里呕”。

❷语句中间之衬字。《货郎旦》剧四:“挥霍的是一锭锭响钞精银;摆列的是一行行朱唇~皓齿。”徕为衬字。《渔樵记》剧一:“我一会家时复挑灯~看古书,我可便踌也波躇,那官职有也无?”《忍字记》剧一:“巧言不如直道,我谢你个达磨~把衣钵亲交。”《冤家债主》剧二:“常言道好人~不长寿,这一场烦恼怎干休。”《来生债》剧二:“岂不闻驷马难追,我今日一言~既出。”《杀狗劝夫》剧一:“哥哥!你有金有银,闪的我无投~无奔。”凡此各徕字,均衬字,不为义也。

元杂剧中扮演儿童的脚色。一作“徕”,也叫“徕儿”。如《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 “俫云: ‘奶奶知道你和姐姐去花园里去,如今要打你哩。’”

☚ 细酸   卜儿 ☛

宋元戏曲中称剧中儿童为“俫”或“徕”。元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有《酸卖徕》,元剧中更多见。亦有写作“俫人”者,如《西厢记》第一折“正末扮骑马引俫人上开”;“俫人”即指张生所携之琴童。清焦循《剧说》卷一称:“俫儿,多不言以何色扮之。惟《货郎担》李春郎前称俫儿,后称小末;则前以小末扮俫儿。盖俫儿者,扮为儿童状也;春郎前幼,当扮为儿童,故称俫儿。后已作官,则称小末耳。”但据《元曲选》本,《货郎旦》第二折系由“副旦扮张三姑背俫儿慌上”,且张三姑还要背着俫儿作雨夜奔走渡河等唱舞。又如《合同文字》的俫儿,年仅三岁;更加以上两剧的俫儿均一言未发;所以像这两个戏中的俫儿或仅以“砌末”代替,有似后世戏曲中之“喜神”,而非以演员扮演。

☚ 拔禾   邦老 ☛

读音l·ai(ˋ),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洛代切,去,代韵。同“徕”。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l·ai(ˊ),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郎才切,平,咍韵。
❶俫儿,元杂剧中扮演儿童的角色。
❷古族名,亦作“俚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

上一条: 下一条:

俫赖lāi

原指元剧中扮演小孩的角色,后借指小儿乖巧、伶俐。例:这娃~得很,见人来就给端小板凳,讨人喜爱。
❍ 这(suǐ ruǐ)嗜的娃,~尽咧,小小个年纪就会说乖巧话,让人爱!
元孟汉卿《魔合罗》楔子:“正末扮李德昌同旦,俫上云:‘自家李德昌是也。这个是我浑家刘玉娘,这个是我孩儿佛留。’”


俫列liě

声软小皃。例:声软~~的小,衡不动人。
❍ 人微言轻,软~地说不挈话。
❍ 说话软~汃(piǎ)塌的腰杆不硬。
《篇海类编》:“俫,声软小皃。”

{}4246些(表示少量事物)。吴语。浙江温州〖〗。该~这些西瓜棉不脆个的,不好吃显。表示复数,相当于「们」。江淮官话。江苏东台〖〗。我~‖他~‖你~。

俫倈

8267
(一)lai❶〈文〉与“来”同:往者不可扳援兮,~者不可与期(严忌诗)。
❷我国古代居住在桂西一带的少数民族,也称作“俚人”。
(二)lai〈文〉与“勑”同。劳俫(见《集韵》)。

104.俫(p228.3)

义项三,书证题作: 《古今杂剧·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

☚ 偌大   俫儿 ☛

俫(倈)lái

9画 人部 元朝时称供使唤的小厮;又指元杂剧中扮演童仆的角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