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信陵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信陵君?—前243

战国著名“四封君”之一,魏宗室大臣。即魏无忌。魏昭王少子,安釐(xi)王异母弟。封邑在信陵(今河南宁陵县西),称信陵君。养士三千,待之皆谦虚有礼。豪爽任侠,能急人之困,安釐王二十年(前257年),秦军围困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平原君向魏求援,魏王犹豫,他用门客侯嬴之计,窃得魏王兵符,杀魏将晋鄙,调发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地十万魏军,直趋救赵,击败秦军,遂解邯郸之围。因惧魏王怪罪,救赵后留居十年不归。安釐王三十年,秦侵魏急,魏王多次遣使来接,他从门客毛公、薛公之谏,归返救国。回国后,以上将军率赵、燕、韩、齐、楚五国救魏之军,大破秦军于河外(今黄河以南之河南西部),击退蒙骜,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声名大振。后安釐王听秦反间,摘其兵权,他谢病不朝,与宾客长夜饮酒,悒郁而亡。《汉书·艺文志》有《魏公子》二十一篇,为门下宾客所辑,今佚。

信陵君xìn líng jūn

(称)无忌,战国魏人,有令名。

信陵君

信陵君

郭沫若历史剧《虎符》中的人物。他是魏安釐王异母兄弟,名无忌,战国“四君子”之一,一个礼贤下士、仁慈宽厚的世家公子。出于对暴秦的憎恨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兄弟邻邦的同情与支持,他主张团结人民,合纵抗秦,要魏王发兵救赵,却遭到魏王的拒绝,还引起对他的猜忌。在好友侯嬴的建议下,他向如姬夫人求救,窃得了魏王的兵符,调用老将晋鄙的兵力,亲自统率十万军队去解救赵国。窃符之事暴露后,魏王把他全家“斩尽杀绝”,又烧了他的府邸。信陵君要把混乱不堪的中国变成不见刀兵、和平安宁的乐园,团结人民以实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宏大理想。在他身上,有着“舍生取义的精神”“悲天悯人的志趣”“赴汤蹈火的勇气”等多种美好品德。

☚ 聂政   如姬 ☛
信陵君

信陵君

郭沫若著历史剧《虎符》的主人公。战国后期魏国公子无忌(封号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在《史记》中有生动的记载,剧作者早在二十年代就曾想把它化为舞台形象,只因没有找到历史人物的“血肉生命”而未果。抗战中的现实生活使他看清了古今的一个相似点,并且由此产生了创作这一悲剧的愤激之情。他说: “我写《虎符》是在抗战时期”, “我写那个剧本是有些暗射的用意的。因为当时的现实与魏安釐王的‘消极抗秦,积极反信陵君’,是多少有点相似。但仅止于相似而已,历史上决没有完全相同的事” (《奴隶制时代·由<虎符>说到悲剧精神》)。然而信陵君的形象并不是为了用作简单的比附而存在的。我国由奴隶制转到封建制是在战国时期,战国时代是人的牛马时代的结束。大家要求着人的生存权,故尔有这仁和义的新思想出现。《虎符》里所“把握着”的“这一段时代精神”体现为人物形象便是: “写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时代应该有怎样合理的发展” (《沸羹集·献给现实的蟠桃》)。信陵君的礼贤下士、窃符救赵,在这种时代精神下得到了新的解释,他和侯赢、如姬、魏太妃以各自的不同经历、思想品格,共同体现了“要求着人的生存权”的“人的尊严”概念的发展。这种思想既揭示了历史题材中蕴蓄着的人民性,又成为对于国民党政府的抨击。剧本的“暗射”也因此远非表面的比附所能企及。信陵君主持公道、维护正义、反对侵略,但其形象塑造也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言论多于行动,自我说明多于性格撞击,影响了人物的典型性。

☚ 罗选青   俞实夫 ☛
信陵君

信陵君

见于班固《西都赋》(详“平原君”)。战国时魏国安厘王之弟,名无忌,封为信陵君。有食客三千人。安厘王二十年(前257),信陵君窃得兵符,杀晋鄙,统军却秦师,解邯郸之围;后为上将军,统五国之兵以破秦军。魏王忌其贤能,不委国政,信陵君遂家居不朝,公元前242年病酒而卒。

☚ 便娟   皇公 ☛

信陵君

❶指战国魏公子无忌。唐李白《梁园吟》: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❷借指居高位而礼贤好客之人。唐贯休《别卢使君》诗: “终期陶铸日,再见信陵君。”
○ 虚左以待

信陵君

名无忌,战国魏安厘王异母弟。封信陵君,礼贤下士,有食客三千。魏安厘王二十年,秦围赵,赵求救于魏,魏使晋鄙率兵救赵,晋鄙按兵不动。信陵君使如姬窃得调兵的虎符,击杀晋鄙,夺得兵权,救赵却秦。后为上将军,率五国大军破秦。因功高名盛为魏王所忌,遂称病不朝。见《史记·魏公子列传》。亦省称“信陵”。《全唐诗》一四三唐王昌龄《答武陵田太守》诗:“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信陵君xìn líng jūn

〖名词〗
信陵君魏无忌,魏安釐王异母弟。是战国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12)。《唐雎说信陵君》:信陵君杀晋鄙。——信陵君杀了晋鄙。《唐雎说信陵君》:唐雎谓信陵君曰。——唐雎对信陵君说。《唐雎说信陵君》:信陵君曰。——信陵君说。

信陵君?—前243

战国时魏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安釐王之弟。名魏无忌,号信陵君。有食客3千,魏王忌其贤能不以国政任之。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年),秦围赵都邯郸,他窃得兵符,杀将军晋鄙,夺得兵权,率兵救赵,大败秦军。居赵国10年后,回魏国上大将军,联合5国击退秦将蒙骜的进攻。有《魏公子兵法》,今佚。

信陵君

见 魏无忌

信陵君?一前243

战国时魏国贵族。毕姓,魏氏,名无忌。魏昭王少子,安釐王异母弟。封信陵君。为人仁而下士,不敢以富贵骄,士争归之,致食客三千人。诸侯为此不敢加兵谋魏,魏王因此不敢任以国政。秦围赵邯郸,魏王畏秦,止晋鄙军于邺,他窃虎符,矫令,杀晋鄙,往救赵。却秦存赵后,令其军归魏,独与客留赵,十年不归。秦乘机伐魏,魏王被迫请他为上将军,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秦军不敢出函谷关,乃收买晋鄙客,中伤他,魏王中计,使人代领其军。后病酒而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