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保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保辜

保辜

交保候传。辜,罪; 犯罪。

☚ 便鸿   打卯 ☛
保辜

保辜

古代刑律有规定,凡打人致伤,官府立下期限,责令被告为伤者治疗。如伤者在期内因伤致死,以死罪论;不死,则以伤人论。例第六十七回:“……出于保辜限外。

☚ 吃   立虰蚂蝗 ☛
保辜4251斗殴后,打人者必须保证受伤者在一定期限内不致死亡,死了就要受到重罚。冀鲁官话。河北雄县。1929年《雄县新志》:「~,唐律今律皆有之。…师古《汉书注》:『~者,各随其轻重,令殴者以日数保之,限内致死,则坐重辜也。』」闽语。广东潮汕。翁辉东《潮汕方言・释言》:「械斗之乡,有打伤者,调人调息,须有~。谓保证不死,死必受罚之约据也。」
保辜

082.保辜(p217.3)

书证之三题作:《古今杂剧·元·孙仲章<勘头巾>一》。
按:丛书误称。两剧皆未入元人无名氏辑《古今杂剧》三十种。《勘头巾》剧收入明人赵琦美辑《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二百四十二种。亦入明人臧懋循辑《元曲选》百种,陈与郊辑《古名家杂剧》六十五种。《石榴园》剧为明人作品,收入《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亦入民国涵芬楼辑《孤本元明杂剧》一百四十五种。

☚ 伏低作小   任石 ☛

保辜

唐律为判明斗殴伤人者应负的法律责任而确定的法定期限。《唐律疏议》针对斗殴伤人导致的后果不易立即显现,曾专门就保辜问题作过解释:“凡是殴人,皆立辜限”,用以判明肇事者应负的法律责任。因斗殴有方式方法的不同,以及是否使用械具的差别,所以危害后果也不尽相同。《唐律·斗讼律》在保辜的期限规定上也是有所差别的。凡“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刀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支体及破骨者五十日。”原则上手足伤人危害较小,保辜期短;持械伤人危害较大,保辜期长。如果“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唐律保辜规定是医学条件不够发达的产物,但其适用原则却有很大影响,以至明、清律也有相似规定。


保辜

中国古代刑律规定,凡殴人致伤,可由官府立限,责令殴人者为被伤害者治疗。若被伤害者在限内因伤死亡,则以死罪论处;不死,则以伤害罪论处。古代称这种制度叫保辜。《急救篇》:“疻痏保辜褫呼号”注:“保辜者,各随其状轻重,令殴者以日数保之,限内致死,则坐重辜也。”此处辜字与罪字通。《法律疏议·斗讼》;“诸保辜者,平定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肢体及破骨者,五十日。”

保辜

中国古代法律根据伤害手段而令加害人在限期内保养受害人康复,并以康复的程度确定加害人罪刑的制度。也即伤害罪在伤情未定时的待决期限。如殴人致伤,伤者死生未决,官为被告立限,责令为伤者治疗,限满之日,依受伤者的伤情,定犯人应处之罪。《唐律疏议、斗讼》:“诸保辜者,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支体及破骨者五十日。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 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历代沿用,明清时并有宽限保辜的规定。

保辜

中国旧律规定的限期保养被打伤者,再根据伤情而论罪的一项制度。凡殴人致伤,伤者死生未决,官府责令加害者立限,为伤者治疗。如伤者在限内因伤致死,以杀人论;不死,以伤人论;伤者康复,可以减、免刑罚。《急就篇》:“疻痏保辜諕呼号。”颜师古注:“保辜者,各随其状轻重,令殴者以日数保之,限内致死,则坐重辜也。”《唐律疏议·斗讼律》:“诸保辜者,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支体及破骨者五十日。”历代沿用此制,明、清律并有宽限保辜的规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