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促花promoting flower-formation应用栽培技术或生长调节剂促进花芽形成的技术措施。用嫁接或扦插等方法繁殖的大多数木本果树, 一般需3~4年或5~6年才能开始开花结果。如营养失调、生长过旺, 还会推迟成花时期, 因此应分析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 促进花芽形成。 幼树迟迟不开花结果的主要障碍, 是营养生长过旺, 前期营养的消耗大于积累, 及至晚秋新梢停止生长,开始积累养分时,中、短枝的芽都已形成叶芽, 而发育枝上部的腋芽, 虽尚处于分化状态, 往往因营养积累不足,或分化期短, 而不能成花, 或虽形成花芽,但质量很差, 不易坐果。对此, 在生长前期可以通过缓和营养生长、改变年周期间的生长节奏, 减少养分在枝、叶生长上的消耗, 达到营养积累, 促进花芽正常分化, 或在年生长中后期, 采用强刺激, 迫使已停长的叶芽重新萌发, 再次分化成花芽。对于营养生长过弱的幼树,则应促进其营养生长, 增加营养积累, 以促成花芽。 应用栽培技术促进花芽形成的措施有: ❶环状剥皮。在幼树春梢旺盛生长期之前进行(见环剥)。对树势强旺的, 可采取主干环剥, 全株促花; 个别大枝旺长的树, 可相应进行大枝环剥, 局部促花。对枝量较少的3年生以前幼树, 生长中等、偏弱的树, 1~2年生的小枝, 都不宜环剥。环剥促花以枣、柿、苹果和梨效果明显, 是果树早期丰产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但桃、杏、樱桃及李树不宜采用。此外环割和倒贴皮也具有类似作用。 ❷圈枝。有两个作用, 一是将过旺的枝平圈后, 可以保留这些枝条中上部的腋花芽, 或二次短枝花芽, 修剪时, 不致被剪掉, 达到保花促果的目的; 二是旺枝平圈后, 由于改变了顶端优势, 促发中、短枝条, 缓和生长, 增加叶量, 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从而可以促使下一个生长季中, 形成中、短结果枝。此外, 对于多年生枝采取拉枝、撑枝、拿枝和秋剪等措施,达到开张角度、缓和生长势的目的,而利于花芽形成。 ❸摘心。对于葡萄等副梢能形成花芽的树种或品种, 夏季多次摘心, 可以使先端生长势缓和, 使副梢的芽分化为花芽, 达到当年结果, 一年两收或三收。台湾中、南部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棚架葡萄园,采取二次摘心、3次修剪法(见图)以获得年内3次成花, 3次结果。 使用生长调节剂促进花芽形成。生长抑制剂(或延缓剂)可以抑制新梢过旺生长, 而有利于花芽形成(见果树生长调节剂)。20世纪60年代起, 在苹果、 梨、 樱桃和葡萄上, 许多国家普遍采用B9(N-二甲胺琥珀酸酰肼)促花。例如苹果花后2~4个星期,喷布1000~2000ppmB9, 可以明显地增加翌年花量, 即使在大年时喷, 第二年仍能有足够的花量。 乙烯利也有明显的促花作用, 用于苹果, 中国北方在5月上中旬喷1 000ppm, 7~10天后再喷一次,或先喷1000ppm乙烯利, 20天后再喷一次2 000ppm B9, 既有利于成花,又利于翌年坐果; 梨树常用400~500ppm, 浓度过高会影响当年坐果。用2500~4000ppmB9或1000ppm矮壮素喷布柑橘,可使结果母枝生长充干实, 叶片浓绿。 在枝条未木质第 化时, 每3~5天一次, 连续喷 3~5次,也有明显促花作用;用浓度高于1 000 ppm的矮壮素,在葡萄副梢迅速生长期喷布, 可以促使玫瑰香等品种的副梢成花; 用乙烯利的药液, 浇灌具有25~35片叶子的菠萝株心, 促花效果十分明显。 菲律宾类品种适宜浓度为250~500ppm, 卡因类(Cayenne)品种则需500~750ppm,如在药液中加0.2%尿素,则效果更佳。 
暖地葡萄修剪示意图 1. 主干; 2. 预备枝;3.第一次结果;4.第 一次摘心; 5.第一次 修剪;6. 第二次结果;7. 第二次摘心; 8. 二次修剪;9. 第三次结果; 10.冬季修剪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