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考古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考古图》 又称《古器图》,一卷,北宋李公麟撰。作者是北宋后期著名画家,好古博学,善画工诗,多识古字。收集到夏商以后钟、鼎、尊、彝,都能考订世次,辨认款识。此书对每件器物都图绘形状,并解释其制作、铸文、款字、义训及用途,再作前序和后赞。他是北宋刘敞、欧阳修以后又一著名的金石考古学家,此书对后世的考古和文字学影响较大。北宋吕大临撰《考古图》十卷。成书于哲宗元祐年(1092)。此书著录宋代宫廷和私人收藏古代铜器、玉器二百余件,每器都摹绘图形、款识,记载器物的尺寸、容量、重量,并说明器物出土地点及其收藏之所,是我国最早而系统的古物图录。另外,吕大临还撰有《考古图释文》一卷。 《考古图》北宋吕大临著。10卷。成书于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左右。原刻本已佚,现有明程士庄泊如斋刻本、吴万化宝古斋翻刊本、清乾隆十八年黄晟亦政堂修补宝古堂本。本书共著录北宋秘阁、太常、内藏及私人所藏殷周秦汉青铜器、玉器共238件。编排上按器分类:卷一,鼎属;卷二,鬲、甗、鬵;卷三,簋属,包括敦、簋、簠,铺、簋盖;卷四,彝、卣、尊、壶、罍;卷五,爵属、豆属、杂食器,包括爵、觚、举、豆、镫、盉、瓿等;卷六,盘、盂、弩机、削;卷七,钟、罄等;卷八,玉器;卷九、卷十,秦汉器。每器皆摹绘图形、款识,并记大小、重量、容量,出土地和收藏人可考者亦加以说明。对所收三代铜器的时代也做了一些考证。但书中摹绘铭文错误较多,分类标准不严格,所定器物舛误也不少。要之,《考古图》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地著录、考释钟鼎文字的书籍,在著录古器物的体例上有开创之功,对后世金文类著述的影响较大。 考古图北宋吕大临撰,10卷。录古代铜、玉器共224件。不仅著录铭文,亦摹写地图及尺寸大小,注明收藏家与出土地点,是中国最早而较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有元大德间刊本。明泊如斋翻刻本,清乾隆亦政堂刊本,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考古图 考古图金文著录。十卷,另释文一卷。北宋吕大临著。吕大临(约1042—约1092),字与叔。其先汲郡(今河南汲县)人,后移居蓝田(今属陕西)。王安石变法时期保守派人物吕大防之弟。历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初学于张载,后从二程(颢、颐)游,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大临通读六经,尤精于礼。曾作《克己铭》,有“凡厥有生,均气同体”、“立己与物,私为町畦”等句。程颐认为“与叔守横渠(张载)说甚固”。朱熹则评他“不合以己与物对说”。 ☚ 集古录 宣和博古图 ☛ 考古图 考古图(宋)吕大临撰。10卷。著录当时宫廷和私人所藏的古代铜、玉器,共224器,其中商周148器,秦汉63器,玉器13器。元以后刻本中缺9器,实存215器。每器皆摹绘图形、款识,记录尺寸、容量和重量等。出土地点和收藏处可考者也加以说明,为我国最早而较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另有《续考古图》5卷、《考古图释文》1卷,据今人考证亦为吕大临所作。 ☚ 愙斋集古录 啸堂集古录 ☛ 考古图宋代金石学著作。吕大临撰。成于元祐七年(1092年)。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器物图录。全书十卷。著录了当时宫庭和私人收藏的古代铜器、玉器,每器皆有图形、款识、尺寸、容量、重量,且作一定考证。 考古图十卷、续考古图五卷、释文一卷。宋吕大临 (约1042—约1090)撰。吕大临,字与叔,蓝田 (今陕西蓝田县) 人。初学于张载,后从二程(颢、颐)游,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吕氏博览群书,能文章,曾任太学博士,元玦中为秘书省正字,范祖禹荐为讲官,未及用而卒。其著作除《考古图》 十卷、《续考古图》五卷、《释文》 一卷外,还有《克己铭》。《考古图》前有作者元玦七年(1092)二月自记一篇,驳斥庄周对儒者的诋毁,感叹时人对古器的无知,叙述自己作书的原因。卷一,记载庚鼎以下鼎物十八件。与世行本比较,多出孔文父饮鼎图一幅,铭文十四字,说明五十一字。卷二,记载丁父鬲以下鬲品十二件;记载伯勋父圜旅甗以下甗品六件;记载细文𩱕一件。卷三,记载散季敦以下敦品十六件;记载叔高父旅簋以下簋品四件;记载太公缶、弡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