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跋前踬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跋前踬后

 【出处】: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 狼跋其尾, 载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肤, 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德音不瑕。”
【故事】: 《诗经·豳风·狼跋》是一首讽刺诗, 诗人将不劳而获, 靠搜刮民脂民膏养肥了自己的统治者比做老狼, 嘲笑他步态丑笨,进退困窘。诗的大意是: 老狼踩着脖子底下耷拉皮, 老狼踩着它的长尾巴, 又把它的尾巴踩。又踩着脖子底下皮耷拉。这位公孙大肚皮呀, 这位公孙大肚皮呀, 穿着大红勾勾鞋, 他的名声可不佳。
【意思】: 老狼往前走就会踩着它的胡(下巴下面垂着的肉),往后退又会被尾巴绊倒。跋:踩,践踏; 踬(疐):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古例】: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 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 动辄得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无事之时, 望影藏匿, 跋前踬后,日不聊生。”
  • 上一篇:拔帜易帜
  • 下一篇:跋山涉水
跋前踬后

跋前踬后

语出韩愈《进学解》:“然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诗经·狼跋》:“狼跋其胡,载踬其尾。”言老狼前行则踩了自己下巴垂下来的肥肉,后退则绊到了自己的尾巴。此言韩愈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其新儒学思想和为宣传这儒学思想的“古文”及耿直正派的行为,得不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而备受打击排斥。

☚ 啼饥号寒   赋比兴 ☛

跋前踬后

比喻进退两难。唐韩愈《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诗·豳风·狼跋》: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诗序》: “周公摄政,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不知,周大夫美其不失其圣也。” 跋:踏。胡: 兽下巴的悬肉。疐(zhi): 踩。孙: 同 “逊”。谦逊。舄(xi): 鞋。几几: 安祥貌。诗写周公摄政之后,远则流言四起,近则成王不了解自己,如老狼前踏下巴,后踩尾巴,进退两难,但周公不惑流言,不怨成王,谦逊自善,进退安祥持重。

跋前踬后bá qián zhì hòu

见“跋前耄后”。

跋前踬后

跋前踬后

踬,zhi。比喻进退两难。《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同“踬”)其尾。”韩愈《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但是在公的方面不被别人所信任,在私的方面得不到朋友的帮助。进退两难,动一动就遭到指责。

☚ 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白凤奇姿 ☛

跋前踬后[跋前疐后]、进退两难、进退失据、进退维谷、进退无门、骑虎难下[骑虎之势、势成骑虎]、捉襟见肘、左右两难、左右为困、左右为难;得心应手、进退自如、应付自如[应付裕如]、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跋前踬后bá qián zhì hòu

跋,踩。踬,被绊倒。比喻进退两难:两下里夹击,害得他~|~,动辄得咎|~,日不聊生。也作〖跋前疐后〗。

○进退两难jìn tuì liǎng nán

进也不行,退也不行,形容处境困难:~之际| 实在弄得~|他觉得很难办,真是~|正在~的当儿。

○进退失据jìn tuì shī jù

前进、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两无所容|大势已去,弄得我~| 四面楚歌,~。

○进退维谷jìn tuì wéi gǔ

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无法摆脱困境:人亦有言,~|~,不知所措|置敌军于~的被动地位|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的苦闷。

○进退无门jìn tuì wú mén

前进后退都没有出路:弄得归家无路,~|在这两重感情下,自己真有点~了。

○骑虎难下qí hǔ nán xià

比喻做一件事已经开了头,无法停下来,进退两难:事已至今,~|成了~之势|今天真弄得~了。也说〖骑虎之势〗、〖势成骑虎〗。

○捉襟见肘zhuō jīn jiàn zhǒu

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公司的种种问题使我~,难以应付|经费常常~| 生活~|消费的指数在上升,常令他们有~的感觉。

○左右两难zuǒ yòu liǎng nán

两面为难,不知怎么办: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这事实在让人~|骑虎之势,~|这本来就是~之事|这事偏偏是姐姐做的,令她~。

○左右为困zuǒ yòu wéi kùn

怎么也摆脱不开困境:进退两难,~|骑虎难下,~|现在是~,你看如何是好?

○左右为难zuǒ yòu wéi nán

形容怎么办都有困难:他一定要~了 |把他们推到~的地步|~,犹豫不决。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形容做事顺手,尽合心意:他俩配合得~|他~,步步顺畅|主持那个沙龙,他~|上班三个月后她已能~了。

●进退自如jìn tuì zì rú

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我们左右着形势,~|能掌握主动权,便~|保持平常心就能~。

●应付自如yìng fù zì rú

按自己的心愿办事,不受阻碍,形容处事从容,毫不费力:了解全部情况,才能~|他老谋深算,凡事~|经验丰富,~。也说【应付裕如】。

●游刃有余yóu rèn yǒu yú

原指厨师把整头牛分割成块,技术熟练,刀子在牛的骨头缝里自由移动,没有一点阻碍。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他不管做什么,都能~|庖丁解牛,~|他演这个角色真是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zuǒ yòu féng yuán

无论哪方面都能碰到源泉,比喻做学问或做事得心应手,应付裕如:教授学问渊博,旁征博引,~|他做事~,很有办法。

跋前踬后

婉指前瞻后顾,犹豫不决。原意狼向前就会踩着颔下下垂的肉,后退则会被自己的尾巴所绊倒。

字数:46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踌躇不决   朝秦暮楚 ☛
进退两难

进退两难

进退不得 进退双难 进退为难 进退维谷 进退惟谷 进退唯艰 进退维艰 进退维亟 进退又难 进退有难 进退失据 进退失踞 进退无据 进退亡据 进退无依 进退失图 进退触蕃 进退触篱 进退皆难 羝羊触藩 羝羊棘 羊撞篱笆 羊触藩篱 往蹇来连 不上不下 不上不落 半上不落
这样或那样都有困难:两难
想要停止又不能停止:欲罢不能
处境窘迫,进退两难:首尾狼狈
处境困难,进退维艰:情见势屈 情见力屈 情见势竭
处于困境,进退两难:拔前疐后 拔前踕后 拔前踬后 拔胡疐尾 跋胡疐尾 前踬后疐 跋前疐后 跋前踬后 疐后跋前 前跋后疐 进退跋疐
碰壁,进退两难:触藩
进退两难,迟疑不决:进退两端
进退两难,毫无办法:进退无措
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为形势所迫,又难以中止:骑虎(骑虎难下) 骑上老虎
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势成骑虎
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进退无路 进退无途 进退无门
(处境困难、尴尬,左右为难:进退两难)

☚ 处境艰难   处境十分困难 ☛

跋前踬后bá qián zhì hòu

比喻进退两难。be caught in a dilemma, 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 meet hindrances, trip back on one’s tail

跋前踬后bá qián zhì hòu

比喻进退两难,不得自由。“跋”,踩;“踬”,被绊倒。唐·韩愈《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进退两难jìn tuì liǎng nán

跋前踬后 左右为难
ba qian zhi hou zuo you wei nan
进退维谷 骑虎难下
jin tui wei gu qi hu nan xia
进退失据 进退狼狈
jin tui shi ju jin tui lang bei
【进退两难】 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形容处境相当困难。
【跋前踬后】 比喻进退两难。跋:踩。踬:也作“疐”,被绊倒。源出《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左右为难】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也不好。
【进退维谷】 进和退都很困难。意谓进退两难。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源出《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骑虎难下】 骑在老虎背上无法下来。比喻做事中途遇到困难,迫于客观情势而无法中止。源出《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唐人避讳,改‘虎’为‘兽’)安可中下哉!”
【进退失据】 前进后退都没有依据,以致进退两难。据:依据,凭据。
【进退狼狈】 形容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极其困顿窘迫的样子。﹝例﹞ 麦子已经逐渐枯了,收呢,不管多少,总被敌人搜括了去;不收呢,眼见庄稼就要完蛋,实在弄得进退两难。(陈登科:《淮河边上的儿女》) 无事之时,望影藏匿,跋前踬后,日不聊生。(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在小赵与老吴吵闹的时节,方墩太太一定是左右为难,帮助娘家人欺侮丈夫,不好;帮助丈夫和小赵干,也不好。(老舍:《离婚》) 尽管他对他老子的许多计谋都不十分中意,但在目前进退维谷的情况下,还是不能不这么办……(刘波泳:《秦川儿女》) 两样中间,只好挑定一样来干。然而为难的是现在两样都弄成骑虎难下。(茅盾:《子夜》) 自将精兵与郓州合势,长驱入汴,伪主进退失据,束手就降,则诸镇望风而自溃矣。(《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 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马超传》)

跋前踬后báqián-zhìhòu

前:指狼前面的胡。后:指狼后面的尾。形容处于困境,进退两难。参见“跋胡疐尾”。

跋前踬后bá qián zhì hòu

见“跋前疐后”。踬: 绊倒。

跋前踬后 动辄得咎bá qián zhì hòu;dòng zhé dé jiù

跋:踩;踬:绊倒;跋前踬后:本指老狼向前走就踩住了自己下巴颏的肉,向后退又被自己的尾巴绊倒;动辄:动不动就;咎:罪过,指责。比喻自己处境艰难,动不动就受到指责。唐·韩愈《进学解》:“先人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báqián-zhìhòu

见“跋前疐后”。唐·韩愈《进学解》:“~,动辄得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