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宅鱼shǐ zhái yú唐末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钱镠苛征,西湖渔人日纳鱼数斤,称使宅鱼。罗隐《题磻溪垂钓图》: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使宅鱼五代时,钱镠据有两浙等地,征敛繁苛,西湖渔者每日须纳鱼数斤,因镠曾任杭州防御使,镇海、镇东军节度使等职,故称所纳之鱼为“使宅鱼”。参见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委巷丛谈四》。 使宅鱼 使宅鱼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人在西湖打渔,渔民每天要交几斤鱼税,称之为 “使宅鱼”。钱镠建立的吴越国,在南方十国中,地狭人少,国力较弱,为使自己疆域无虞,百姓安乐,钱镠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他自制“警枕”,时刻提醒自己励精图治,不要贪图享受。并广罗天下英才。他将自己的居室取名为 “握发室”,取西周时周公吐哺握发迎接贤士之意。在西湖建“通儒院”,招揽人才,虚心接受他们的劝谏。诗人罗隐,很有才学,但好直言,常用讽刺语言规谏时弊。在外周游数年,不为人赏识,钱镠却将其留下,给他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当时,凡在西湖打鱼的人,按规定每天都要交纳几斤鱼税,被人们戏称为“使宅鱼”,百姓颇为不满。罗隐得知后,便在钱镠让他题诗的画上讽刺道: “吕望当年展庙谋,直钩钓国更何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钱镠看过后,不但不恼,反而马上令人免去这项鱼税。“使宅鱼” 一时传为美谈。 ☚ 警枕 窅娘宫女舞金莲 ☛ 00005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