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佛甲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佛甲草 佛甲草 fójiǎcǎo 亦稱“佛指甲”、“鐵指甲”、“狗牙半支”、“半支蓮”。景天科植物佛甲草之全草。因其葉似佛指甲,故稱。多年生肉質草本。主治咽喉腫痛,癰腫,疔瘡,丹毒。宋·蘇頌《本草圖經·草部·佛甲草》:“多附石向陽而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佛甲草》:“呼爲佛指甲。”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鐵指甲、狗牙半支》:“一名佛指甲草。《醫宗弾》:半支蓮。”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佛甲草 佛甲草 fójiǎcǎo 亦稱“佛指甲”。景天科,多年生肉質草本。莖幼時直立,後下垂,柔軟叢生。葉綫狀披針形,常三葉輪生,少有對生,銳尖無柄,陰處呈緑色,充分日照呈黄緑色。五至六月開花,黄色,披針形,頂生,聚傘形排列。園林優良耐陰地被植物,入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佛甲草》:“時珍曰: 二月生苗成叢,高四五寸,脆莖細葉,柔澤如馬齒莧,尖長而小,夏開黄花,經霜則枯,人多栽於石山瓦牆上,呼爲佛指甲。” 佛甲草 佛甲草药名。出《本草图经》。又名火烧草、铁指甲、佛指甲、鼠牙半支、禾雀舌。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全草。分布山东、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甘、淡,寒。入肺、肝经。清热解毒。 佛甲草fó jiǎ cǎo《本草纲目》草部第20卷佛甲草(4)。药名。 佛甲草fójiǎcǎo中药名。出宋·苏颂《本草图经》。别名铁指甲、鼠牙半枝莲、打不死。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Sedum lineareThunb. 的全草。分布于我国东南部。甘,寒。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 捣汁含漱; 痈肿、疔疮、丹毒、烫火伤、蛇咬伤, 捣敷;黄疸、痢疾、胰腺癌, 煎服: 15 ~ 30 克。本品含景天庚糖等。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佛甲草 佛甲草佛甲草,又名佛指甲、鼠牙半枝莲、午时花、火焰草。始载于《本草图经》。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全草。分布于陕西、河南、山东、江苏、江西、福建、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省区。本品味甘、微酸,性寒。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主治咽喉肿痛、风热目赤、风火牙痛、湿热黄疸、痢疾、水火烫伤、带状疱疹、漆疮、痈肿疔疮、毒蛇咬伤、咯血、衄血、尿血、外伤出血等证。用于咽喉肿痛、风火牙痛,以鲜品捣汁,加醋少许,开水冲汤含咽; 用于目赤肿痛,以鲜品捣汁过滤,和人乳点眼,能消肿止痛。用治湿热黄疸、赤白痢疾,单味水煎服。临床用本品配虎杖、甘草煎水熬膏服,用于迁延性肝炎,有降低转氨酶功效。治水火烫伤及带状疱疹、漆疮,均可用鲜品捣敷患部; 对于痈肿、疔疮,以及毒蛇咬伤等证,则以鲜品大剂量捣汁内服,渣敷患部。此外,内服亦可用于因血热引起的咯血、衄血、尿血;鲜品捣敷可止外伤出血。煎服,9~15g; 鲜品30~60g。 ☚ 四季青 乌蔹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