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Yú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及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回、鲜、苗、壮、白、水、羌、彝、畲、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据《风俗通》注:“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或按:“余,隗姓。《国语》称:‘潞、洛、泉、余、满,皆赤狄隗姓’。” ❷白族之余姓,源於原始氏族之图腾崇拜。白族语称“乌”,汉意为“鱼”,遂以为姓,或以其汉意“鱼”之音谐以汉姓“余”而为姓。 ❸彝族之余姓,则出自“丝古普”。本为以神名命名的氏族名,遂以为姓。后或改为单姓“余”。 ❹羌族之余姓,分布在四川之茂汶,由“俄日”所改。“俄日”乃羌语,汉意为“鱼”。本为房名,遂以为氏。后或取其汉意“鱼”之音谐以汉姓“余”而为单姓。 ❺傈僳族之余姓,也出自鱼氏族,后或取鱼音谐以汉姓“余”而为之姓。注 ❷—— ❺参见《中国人的姓名》。 南朝宋有余齐民;唐代有余钦,集贤院学士;元代有余阙;明代有余栅;清代有余萧客。 余yú❶后,以后。刘沧《寓居寄友人》:雨余虚馆竹阴清,独坐书窗轸旅情。孟浩然《行出东川望汉川》:雪余春未暖,岚解昼初阳。 ❷多。皇甫冉《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夤缘幽谷远,萧散白云余。杜甫《清狂》:清江空旧鱼,春雨余甘蔗。 余1.yú 我。第一人稱代詞。繁欽《避地賦》:“朝余發乎泗洲,夕余宿乎留鄉。” 2.xú 見下。 余 《说文》:“余,语之舒也。”段注引《释诂》云:“余,我也。”《诗·邶风·谷风》:“不念昔者,伊余来塈。”余,第一人称代词。 1.通“餘” yu 〔例一〕 《周礼·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颁赐。”注:“余,同馀。”剩馀。余通“馀”。 〔例二〕 《汉吴仲山碑》:“父有余财。”余财,所遗财物。 余,余母、鱼部;馀,余母、鱼部。余母双声,鱼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豫” yu [例] 《庄子·外物》:“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余且,人名,《史记·龟策列传》作“豫且”。余通“豫”。 余,余母、鱼部;豫,余母、鱼部。余母双声,鱼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余 余yú我,第一人称代词。《邶风·谷风》六章:“不念昔者,伊余来塈。”毛《传》:“塈,息也。”郑《笺》:“君子忘旧,不念往昔年稚,我始来之时安息我。”马瑞辰《通释》:“伊,辞也。伊余来塈(xì),犹言维予是爱也。” ☚ 邻邻 谷 ☛ 余读音·ü(ˊ),为ü韵目,属u—ü韵部。以诸切,平,鱼韵。 ❶我;第一人称单数。 ❷农历四月的别称。《尔雅》:“四月为余”。 ❸姓。 ❹剩余。 上一条: 魣 下一条: 蜍
余读音x·ü(ˊ),为ü韵目,属u—ü韵部。以诸切,平,鱼韵。 ❶[余吾]古水名,汉时为南北交通要道。 ❷[余吾]县名,汉置,属上党郡。 上一条: 徐 下一条: 俆 余〔yu〕1.yanx:~伍元钱。yanx blab gal dangt.2.yangl:一百~斤。ad beatyangl gangb. 余年 〔yu nian〕 ghob blabreux. 余剩〔yusheng〕yanx;maxyanx. 余餘ㄩˊyú二2768①代什么。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词》:「昭人有所指言何事何物亦曰遐格,字当作舍,又省作~。」章炳麟《新方言・释词》:「《说文》:『曾,词之舒也。』~,语之舒也。从八,舍省声。曾、余同义,故余亦训何,通借作舍。舍字断句,犹言何事也。亦有直作~者。《春秋左氏传》曰,『小白,~,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犹言小白何物也?今通言曰什么。舍之切音也。」②名盐。吴语。浙江。清郝懿行《证俗文》卷十七:「越人谓盐曰~。《越绝书》云:『朱余者,越盐官也。』」   余yu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屈原《九章·怀沙》:“定心广志,~何所畏惧兮。”(广:扩展。何所畏惧:有什么畏惧的。畏惧,同义词连用。)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以为过言。”(仆:对自己的谦称。庸、蜀:均为诸侯国名。恒:总是。雨:下雨。) 余餘❶- ❸yú❶剩下;残留;多出来 △ ~钱|~勇|富~。 ❷(某事、某种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 △ 工作之~。 ❸表示整数之外还有零头,相当于“多” △ 十~人。 ❹〈文〉称自己,相当于“我” △ ~幼好书。 ❺姓。 余餘❶— ❸❶剩下来的:~风︱~波︱~威︱~毒︱~党︱~孽︱~钱︱~粮︱~力︱~利︱~蓄︱~闲︱~暇︱~存︱~额︱~缺︱~剩︱~裕(yu)︱~味︱~音︱~韵︱~兴(xing)︱~年︱~生︱~辉︱~沥(li)︱~烬(jin)︱~悸(ji)︱~地︱~震︱残~︱剩~︱无~︱有~︱富~︱结~︱节~︱唾~︱绪~︱宽~︱盈~︱赢(ying)~︱~勇可贾(gu)︱~音绕梁︱心~力绌(chu)︱心有~悸(ji)︱不遗~力︱虎口~生︱死有~辜︱残渣~孽︱一览无~︱游刃有~︱拾人唾~︱绰(chuo)绰有~︱比上不足,比下有~︱成事不足,败事有~。 ❷零头数:十~人︱百~年︱一斤有~。 ❸以外;以后:业~︱工~︱课~︱公~︱茶~饭后。 ❹我。 ○词~(曲的别称,因曲由词发展而来)︱诗~(词的别称,因词由诗发展而来)。 余yú❶ 剩下,残留:富裕︱余下︱剩余。 ❷ 表示大数或整数之外的零头:五百余斤︱一丈有余。 ❸ 指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多出来的时间:业余︱痛心之余|年年有余。 ❹ 我。 ❺ 姓。 余(117次) ❶我。皇览揆~于初度兮 肇锡~以嘉名名~曰正则兮 字~曰灵均 汩~若将不及兮 岂~身之惮殃兮 荃不揆~之中情兮 ~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初既与~成言兮 ~既不难夫离别兮 ~既滋兰之九畹兮 非~心之所急 苟~情其信姱以练要兮 ~虽好修姱以𩉜羁兮 既替~以蕙纕兮 亦~心之所善兮 众女疾~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忳郁邑~侘傺兮~不忍为此态也 步~马于兰皋兮苟~情其信芳 高~冠之岌岌兮 长~佩之陆离 ~独好修以为常 岂~心之可惩 阽~身而危死兮 览~初其犹未悔 曾歔欷~郁邑兮 霑~襟之浪浪 溘埃风~上征 夕~至乎县圃 饮~马于咸池兮 总~辔乎扶桑鸾皇为~先戒兮 雷师告~以未具周流乎天~乃下 鸩告~以不好~犹恶其佻巧 ~焉能忍而与此终古命灵氛为~占之 告~以吉故 ~以兰为可恃兮 及~饰之方壮兮 灵氛既告~以吉占兮 为~架飞龙兮夕~至乎西极 屯~车其千乘兮 仆夫悲~马怀兮《离》 女婵媛兮为~太息 期不信兮告~以不闲 捐~玦兮江中 遗~佩兮澧浦《歌·君》 朝驰~马兮江皋 捐~袂兮江中 遗~褋兮澧浦《歌·人》 众莫知兮~所为《歌·大》 忽独与~兮目成《歌·少》 抚~马兮安驱 操~弧兮反沦降 撰~辔兮高驼翔《歌·东》 ~处幽篁兮终不见天《歌·山》 亦非~之所志也 心郁邑~侘傺兮 又莫察~之中情 退静默而莫~知兮 进号呼又莫~闻 昔~梦登天兮《章·诵》 ~幼好此奇服兮世溷浊而莫~知兮 旦~将济乎江湘步~马兮山皋 邸~车兮方林 乘舲船~上沅兮 苟~心之端直兮 入溆浦~儃佪兮 ~将董道而不豫兮《章·涉》 曼~目以流观兮《章·哀》 伤~心之懮懮 览~以其修姱 与~言而不信兮 盖为~而造怒 尚不知~之从容《章·抽》 羌不知~之所臧 众不知~之异采 莫知~之所有 ~何畏惧兮《章·怀》 往者~弗及兮 ~将焉所程 夕晞~身兮九阳 屯~车之万乘兮 撰~辔而正策兮 风伯为~先驱兮 仆夫怀~心悲兮 为~先乎平路《远》 ~有所疑《卜》 愿一见兮道~意 君之心兮与~异《辩·二》 ~萎约而悲愁 恐~寿之弗将 悼~生之不时兮《辩·三》 非~心之所乐《辩·六》 惜~年老而日衰兮 ~因称乎清商 不如反~之故乡《惜》 服集~舍~去何之 语~其期《服》 哀~寿之弗将 邪气袭~之形体兮《哀》 孰知~之从容《哀》《章·怀》 ❷我们。孰云察~之中情 孰云察~之善恶《离》 久~是胜《天》 ❸指我方。凌~阵兮躐~行《歌·国》 余yú❶我。《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 ❷ 我们。指楚国。《天问》:“久余是胜。” ❸我方。《离骚》:“凌余阵兮躐余行。” 余yu余波 余存 余党 余地 余毒 余额 余风 余晖 余悸 余烬 余力 余利 余粮 余年 余孽 余缺 余热 余生 余剩 余数余外 余威 余味 余暇 余下 余兴 余音 余裕1 余韵 余震编余 残余 词余2 多余 富余 公余 劫余 节余 结余 课余宽余 其余 冗余 剩余 诗余3 唾余4 无余 业余 盈余 有余余音绕梁 绰绰有余 游刃有余 心有余而力不足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余yu❶剩下(多用于书面语,下同):该书销路不错,上市半月,仅~十本|他不会计划,每月不到月底,工资即所~无几。 ❷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本校有学生五千~人|今年粮食丰收,平均每亩增产五十~斤|这件衣服用布一丈~。 余yú❶剩下:一年竟除这个之外,他每人不论有~无~,只叫他拿出若干贯钱来。(五六·1320) ❷其它的;除此之外的:于是袭人为先,端在唇上吃了一口,~依次下去,一一吃过。(六三·1489)他是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为此(贾母)只说“知道了”三字,~不多及。(七九·1969) ❸大数后面的零头:原来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间房屋。(四·92) ❹指某事以外的时间:诗~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三八·877) ❺我:期 汗漫而无夭阏兮,忍捐弃~于尘埃耶?(七八·1962)
余yú余當爲餘,聲誤。《周禮·地官·稍人》: “凡其余聚以待頒賜。” 鄭玄注: “余當爲餘,聲之誤也。”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陸禽部 > 雞 > 雓 > 餘 餘 yú 余余yú〖名词〗 后,末,后代(3)。《子鱼论战》: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我虽然是亡国国君的后代,但不攻击没有列成阵势的敌人。《报任安书》: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受了宫刑后的人,没有人把他同等对待,这不是一代的事情,由来已经很久了。
余yú〖形容词〗 一、剩下的,多余的(31)。《晁错论贵粟疏》:地有余利,民有余力。——土地有多余的利益[没有挖出],百姓有剩余的力量[没有发挥]。《李陵答苏武书》:死伤积野,余不满百。——死伤的将士堆积遍野,剩下的不超过百人。 二、遗留下来的(11)。《乐毅报燕王书》:夫齐,霸国之余教。——齐国,[还保持着]称霸国家遗留下来的教化。《杨恽报孙会宗书》: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我才能低劣,品行污浊,文采和人品都没有什么成就,幸而依靠先人遗留的功业,才能充当侍卫。《管仲论》:晋袭文公之余威。——晋国承袭了文公遗留下来的威力。
余yú〖数词〗 用在整数之后,表示不定的零数。多(36)。《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身高八尺多。《报任安书》: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同单于的军队连续作战十余天。《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我等候您的回音,有四十多天了。
余yú〖代词〗 指代人。我,我们(95)。《归去来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农民告诉我春天到了。《进学解》: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 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话还没有说完,有人在行列里笑着说道:“先生欺骗我们吧!弟子们跟先生学习,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年了。”《石钟山记》: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郦道元所看到听到的,可能和我相同,但是说得不详细。 余yú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楚辞·九章·涉江》:“~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余 余我。《楚辞·离骚》:“亦~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林则徐《与郑夫人》:“(将军)前次来寓,~不在家,则与两儿接谈。”林觉民《与妻书》:“当时~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 吾 予 ☛ 余*餘❶ ❷ ❸yuD3E0 ❶剩下;多出来:收支相抵,还~二百元/不遗~力/~烬/~钱剩米/~粮/剩~。 ❷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三十~斤/丈~。 ❸指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或剩下的东西:工作之~,喜欢唱唱歌儿/业~/~不一一/其~。 ❹〈文〉丰足;宽裕:以无间入有厚,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地矣(《庄子》)/~裕。 ❺〈文〉我:~一人/~小子。 ❻姓。 我 我我(~的;~家;我身) 吾(~当;吾侬) 余(伊余) 咱 俺 伲 侬(侬家) 民 昝 予 某 朕(朕躬) 卬 个人 本人 吾人阿阳 本人和家庭:身家 旧日的我:故我 过去的我:故吾 我们:咱(咱们) 俺(俺们) 伲 吾曹吾等 我每 某们 我等,我们:某等 我辈 吾徒 吾侪 ☚ 你 自己 ☛
剩余 剩余残(~汤;~羹) 余(~钱;~粮;~力;~波;~额;~辉;~生;余剩;余賸;嬴余) 剩(~下;过~) 羡(畸羡) 饶 衍溢 剩余的:其余 零头,剩余的:零落 淘汰或消灭剩余的:绪 残余 事物的残余:绪余 剩余下来:残留 剩余而无用的:冗(~长;~员) 多余 赘余 赘剩 遗留剩余:遗剩 收入中除去开支后剩余:盈余 余赢 羡余羡息 结算后余下:结余 结存 节约剩余:节余 剩余太多:过剩 剩余得很少:所剩无几 几乎没有一点余剩:殆无孑遗 尽其所有,毫无剩余:倾箱倒箧 倾筐倒庋 倾筐倒箧 倾囊倒箧 倒箧倾筐 (余留下来:剩余) ☚ 留下后患 停止2 ☛
上半年各月 上半年各月一月:陬(陬月) 正(正月;正岁;正春;春正;月正;新正;夏正) 早月 元月 初月 端月 孟月 孟春 献春 上春 首春 发春 春王 三阳 孟阳 开岁 肇岁 献岁 华岁 芳岁 无岁 首岁 太蔟 寅月 寅正 建寅月 十三月 三之日 正月初:开正 正月或立春前后:开春 农历得甲的正月:毕聚 一、五、九月:无羊月 三长善月 三长斋月 二月:如(如月) 令月 杏月 桃月 丽月 中春 春中 仲春 仲阳 竹秋 四之日 建卯月 三月:辰 蚕月 寎月 季春 暮春 殿春 杪春 晚春 末春 姑洗 建辰月 小清明 樱笋时 樱笋年光阳春三月 四月:余 槐月 梅月 阴月 荒月 乏月 麦月 麦候 麦秋 初夏 孟夏 首夏 始夏 纯阳 正阳 清和 仲吕 建巳月 农历四五月麦子成熟期间:麦序 五月:皋 午月 榴月 蒲月 恶月 毒月 仲夏 中夏 蕤宾 浴兰月 五月、九月、正月:三长月 六月:荷月 且月(极~) 暑月 伏月 焦月 季月 季夏 长夏 晚夏 精阳 林钟 徂暑 ☚ 一个月 下半年各月 ☛
丰足 丰足丰(丰牣;~夥;~给) 余 饶 给(饶给;盈给) 康 羡溢 敦蒙优多 富裕丰足:富腴 富给 丰盛,富足:丰殷 丰盈,富足:殷盈 丰足而滋润:丰润 (富裕,充足:丰足) ☚ 富足 富裕 ☛
不定的数量 不定的数量些(些个;这~;那~;有~) 若干 如干 若如 若而 表示大约的数目:数(数个;概数;荒数;约数) 庶(庶几) 来(二十~岁;两个~月;五尺~长) 谱 论 恕几 大约 大体 大致 八成 左右 上下 光景 模样 内外 前后 摸边儿 差不多 八九不离十 一千与八百之间:千儿八百 表示不定的少数:数个 表示一至十的不定数:几(几多;几何;几许;十~年;~十岁) 两(过~天;说~句) 表示少量的不定数:点(一点;有点;一点儿;吃~再走) 些(些些;些子;些儿;些须;些少;些微;些许;些子儿) 数量很少的一点儿:一丝一缕 一丝半缕半丝半缕 极微小的一点儿:一丝一毫 表示数目不大的约数:头(十~八块) 表示弹性较小的约数:十来个 表示不定的多数:些(好些) 九(~十)百(~十) 表示整数后还有大概的零数:余(四十有~) 多(四十~岁) 有零(四十~) 挂零 出头 冒头 冒尖 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把(千~人;个~月) 可(近~四十) 表示大约接近某个数:许(一里~) ☚ 各种数量 数量多 ☛
称呼 称呼呼(呼称) 号(号名) 加在称呼前的词头:阿(~毛;~妹) 开口称呼:口称 对人的美称:士(人~;志~;壮~;义~) 赞美的称呼:美称 谦逊的称呼:谦称 喜爱、亲昵的称呼:爱称 昵称 对人的昵称:鬼(小~;机灵~) 相互亲昵之称:卿卿 偏爱的称谓:私称 打趣的称呼:谐称 第一人称代词:余 对人的称呼:厮(那~)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小子 相互称呼:相谓 相爱男女的互称:欢 自己称呼自己:自称 自呼 自命 自名 自己给自己加的某种称号:自封
另见:姓名 各称 ☚ 称呼 敬称 ☛
遗弃 遗弃遗(遗捐) 余(余弃) 傒(傒落)蠲弃 丢弃,遗弃:贻弃 遗弃名誉地位:遗望 遗弃饿殍:遗苞 受到诽谤而被遗弃:谤弃 疏远遗弃:遐遗 埋没遗弃:湮弃 湮替 狼借遗弃:薛越 遗弃而不用:遗逸 遗佚 遗轶 (抛弃:遗弃) ☚ 放弃 背弃 ☛ 余餘yú以诸切,平鱼。 ❶我;我的。《楚辞·离骚》:“名~曰正则兮,字~曰灵均。” ❷多余的;剩余的。《韩非子·外储说》:“仓无陈粟,府无~财。” ❸遗留,遗存。杜甫《登兖州城楼》:“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 ❹之后,以后。卢炳《谒金门》:“门外雨~风急,满地落英红湿。” ❺表示余数。《孟子·离娄》:“地之相去也千有~里,世之相后也千有~岁。” 〖余〗 粵 jyu4〔如〕普 yú ❶ 人稱代詞,我。韓愈《師說》:「〜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❷ 人稱代詞,我的。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弟宗玄。」
余 余旧时用作自称之词。《尔雅·释诂》:“余,我也。”如同称 “我”。《左传·宣公十七年》: “余将老。” ☚ 吾 俺 ☛ 余馀yú❶剩下。如:余粮,余钱。 ❷零数。如:100余人。 ❸以后或以外的时间。如:业余时间,茶余饭后。 ❹我。 ❺姓。 余yúⅠ (剩下) remain; leave: 9减4 ~ 5。 Nine minus four is five.; Four from nine leaves five.; If you take (away) 4 from 9, 5 remains. 收支相抵, 尚 ~ 50元。 After paying all the expenses, there is a balance of fifty yuan. Ⅱ (剩下的) surplus; spare; remaining: 落日 ~ 辉 afterglow; 下 ~ 部分 the remaining part; the remainder; ~ 钱 spare money [cash] Ⅲ (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 more than; odd; over: 200 ~ 斤 over 200 jin; 50 ~ 年 fifty odd years Ⅳ ❶ (指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 spare time: 茶 ~ 酒后 over a cup of tea or after a few glasses of wine; at one's leisure; 工作之 ~ after working hours; after work ❷ (姓氏) a surname: ~ 渊 Yu Yuan Ⅴ [书] (我) I; me ◆余摆线 trochoid; 余波 afterwinds; aftermath; repercussions; 余存 balance; remainder; 余党 remnants of an overthrown clique [gang]; remaining confederates; 余地 leeway; margin; room; latitude; 余毒 residual poison; pernicious vestige; left-over poison; pernicious influence; 余额 vacancies yet to be filled; remaining sum; remainder; surplus; balance; 余风 influence left by a person; {核子} afterwind; 余割 {数} cosecant; 余晷 [书] spare time; 余函数 {数} cofunction; complementary function; 余辉 afterglow; persistence; 余悸 lingering fear; 余角 coangle; complement angle; complementary angle; 余烬 ashes; embers; 余可类推 The rest may be inferred by analogy.; 余粮 surplus grain; 余量 allowance; margin; 余氯 chlorine residue; 余年 one's remaining years; 余孽 remaining evil element; leftover evil; surviving supporter of an evil cause; 余切 {数} cot; ctg (cotangent); 余缺 surplus and deficiency; 余热 afterheat; waste heat; 余三 excess-three; 余生 the remainder of one's life; one's remaining years; survival; 余剩 surplus; remainder; 余矢 {数} coversed sine; 余数 remainder; complement of a number; 余威 remaining prestige or influence; 余味 agreeable aftertaste; remaining taste; pleasant impression; 余隙 clearance; play; 余暇 spare time; leisure time; leisure; 余下 remaining; 余闲 spare time; leisure; 余弦 {数} cosine; 余兴 lingering interest; a wish to prolong a pleasant diversion; entertainment after a meeting or a dinner party; 余因子 {数} signed-minor; cofactor; complementary divisor; 余音 lingering sound; 余音绕梁 The tune lingered in the room.; A singer's voice is extremely beautiful and leaves one a deep impression.; The music lingers in the air long after the performance.; 余勇可贾 still to have some fight left in one; can take courage once more; still having plenty of fight in one; strength yet to spare with; 余裕 enough and to spare; ample; 余震 {地} aftershock 余古代北方部落。为赤狄部落之一。先秦时期活动于今山西长治以北及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区。 余yú,tú (甲) (金) (篆) (甲·徐) 甲骨文为象形字,像茅屋的侧面结构图,与“舍”同字,也像遮雨的伞。因与雨有关,与“雨”音相近。上古余、吾同音(参见梧、语条),被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后分化,现为又“餘”的简化字。《集韵》中收有“详於切”、“同都切,音徒”两个读音,属多音字,生成了三个系列的形声字: yú 馀(馀年无多) 畲(开垦过两年的土地。另读shē) 艅(一种木船) 狳(犰狳,一种哺乳动物) xu 阳平:徐(徐缓) 去声:叙(叙述) 溆(水名,在湖南省) chú 除(消除) 滁(水名、地名,在安徽) 篨(籧篨,用竹或苇编的粗席) 蜍(蟾蜍) tú 途(前途) 涂(涂改) 荼(如火如荼) 酴(酴醾) 相关链接 1.“斜”,是会意字,斗、余(馀)会意,将斗中多余的谷米倒出来,斗就必须倾斜。 2.“徐”,甲骨文上为伞,下为脚趾,意为在雨中行走,可作会意字理解。雨中,打着伞走路,大概只能慢慢地走,引申为缓慢。《说文》:“徐,安行也。” 3.“途”与“徐”构造基本相同,都是打着伞走路,途,强调的是走的路。汉以前,有“涂”无“途”,涂,是可容一轨的田间道路。甲骨文左边是S形曲线,右边是一把伞。S,可能是路的象形,隶书变为三点,楷书便成了“氵”。
余餘yú(7画)
  【提示】第五笔是竖钩,不是竖; 第六笔宋体是撇,楷体是点。 *余1yú7画 人部 (1) 〈书〉我。 (2) 姓。
*余2(餘)yú (1) 多出来;剩下: 节~|多~|~钱剩米|绰绰有~。 (2) 遗留: ~风|~韵|劫后~生。 (3) 整数后面的零头: 一百~斤|三十~里。 (4) 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 ~外|业~|课~|工作之~|痛心之~。
余 ☚ 必 釆部 ☛ 余1 余2餘yú余1甲骨文从 (集的相通字。象屋顶或器盖形),从屮(chè,象草或树枝类)。象树木支撑的房屋。是舍(如:草舍)的本字。古音都与涂途相近。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甲骨文中指王。如:余从侯专(名专的诸侯)。春秋以后,下加八字。小篆、隶楷继承。战国前后又有余2的剩余义。小篆以后增食旁作餘。从食从余,余亦声。为了区别字形、分化。指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如:余粮|业余。组词如:剩余。引申指零数。如:十余人。又引申指“后”。如:兴奋之余,高歌一曲元代以后群众仍或用余2。现作规范字。见《总表》。但余2和馀在意义可能混淆时,仍用馀(食旁类推简化)。如文言例:馀年无多。 余餘★繁◎常;馀★规★常◎常
yú余,造字本义未详。一说象形,甲骨文、金文1象以木柱子支撑屋顶的房舍形;金文2、小篆字形稍变。本义为原始的地上住宅,假借为代词(用于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的”)、富余(与“餘”同)。餘,形声,从食,余声,本义为宽裕、丰足,引申为剩下、多出来、某种事情或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数词(表示整数之外的零数)等,假借为姓。《简化字表》简作“余”,用同音字代替,并规定:当两个字意义可能混淆时,仍用“餘”,并类推简作“馀”。 【辨析】 ❶“余”与“餘”不是等义简繁字。 ❷以“余”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yú:馀、狳∣xú:徐∣xù:叙∣“tú:涂、途、荼、酴∣chú:除、蜍。 ❸余/予 这两个字读音相同,都用于代词,表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区别在于:“余”的使用年代早而久远,“予”的使用年代大约在春秋时期以后。 ❹余/餘/馀 a.古代表示剩余、多余义时一般用“餘”,有时也用“余”。b.人名、书名中的“餘”,一般应简作“馀”,不简作“余”。c.“余”和“餘(馀)”都用于姓,但“余”姓常见,“馀(餘)”姓少见。d.古音韵“余纽”不用“餘”。 ❷馀(餘)/羡 这两个字音义相近,是同源字。 【构词】 余地(餘地)∣余额(餘額)∣余杭(餘杭,地名)∣余粮(餘糧)∣余生(餘生)∣余暇(餘暇)∣余兴(餘興)∣扶余(扶餘)∣节余(節餘)∣剩余(剩餘)∣业余(業餘)∣盈余(盈餘)∣余嘉锡(余嘉錫,人名)∣余年无多∕馀年无多(余年無多∕餘年無多)∣余吾镇(余吾鎮,地名)余 (yú)語之舒也。从八,舍省聲。 余 ☚ 舍 敘 ☛ 0000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