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何良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何良俊(1506—1573)明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初字登之,改字元朗,号柘湖。岁贡生。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入国子监学,特授南京翰林院孔目。避倭寇侵扰,移居苏州,年七十始归。明经笃学,与弟良傅以俊才并称,如晋之二陆。藏书四万卷,名画法帖彝鼎颇丰,精于赏鉴。嗜酒喜曲有家班。善诗文,画山水行笔清逸。著有《何氏语林》《四友斋丛说》《何翰林集》《书画铭心录》等。 何良俊 何良俊1506—1573字元朗,号柘湖,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曾任南京翰林院孔目。好谈兵,善音律。为文力求谨严。有《柘湖集》、《何氏语林》、《四友斋丛说》等。 ☚ 李开先 之">唐 ![]() 何良俊 何良俊1506—1573字元朗,号柘湖,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嘉靖中贡生,曾以荐授南京翰林孔目,因官途屡不得意,弃官归隐,专门从事著述。自称与古人庄周、王维、白居易为友。因名所居为“四友斋”。明史称其“少笃学,二十年不下楼”。他自称“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在明代学者中,以博学多闻著名。又自称“家藏杂剧本儿三百种”,“有乐工二人教童子声乐,司箫鼓弦索”,故自少即喜听曲。中年以后曾有“弃去文史,教童子学唱”的经历。还曾请南京老曲师顿仁来家教习北曲,试图保留北杂剧演唱特点,并借以研究音律。著有《柘湖集》、《何氏语林》、《四友斋丛说》等。《丛说》卷三十七“词曲”部有关于戏曲的论述,在明清两代曲学界颇有影响,近人将其辑录成书,标名《四友斋曲说》。 ☚ 魏良辅 李贽 ☛ 何良俊1506—1573字元朗,号柘湖、柘湖居士、清溪漫叟、紫溪真逸。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代文学家。嘉靖中以岁贡入国学,因知名,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后辞归。复居金陵、苏州。著有《柘湖集》二十八卷,及《清森阁集》、《四友斋丛说》、《何氏语林》等。 何良俊1506~1573He Liangjunscholar,poet and proser of the Ming Dynasty 何良俊?—1573明戏曲理论家。字元朗,号柘湖。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曾任南京翰林院孔目。著有《何氏语林》、《四友斋丛说》等书。后者载有关于杂剧的零星论述。 何良俊(明)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字元朗,號清溪漫叟,又號紫谿真逸,别署拓(柘)湖居士、四友齋。少篤學,二十年不下樓。拜南京翰林孔目。仕途不順,居三年稱疾辭歸。家居吴門,與諸文士遨游唱和,文酒無虛日,時人視為江左風流。蓋晚文徵明、蔡九逵二十余年。學問博洽,兼善詩、文、書、畫,收藏富裕,蓄書四萬卷,而復工于賞鑒。著有《四友齋書論》、《四友齋叢說》、《世說新語補》、《何氏語林》、《四友齋畫論》、《清森閣集》、《書畫銘心録行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