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与教育学两门研究对象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社会学科。伦理学以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道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解决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要求的人的“德行”问题。而教育学则以教育的本质、目的、方针、制度、内容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解决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伦理学与教育学的对象虽有区别,但它们都是为培养具有一定德识才学,合乎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的人才服务的,因而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伦理学所揭示的道德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当时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为教育学研究道德教育提供了现实的任务和依据;而教育学所揭示的一般教育原理和方法,特别是有关德育过程、途径的理论,也为伦理学研究如何塑造一定的道德人格提供了科学的根据和方法论的指导。伦理学与教育学两门学科的这种紧密联系,得到了历史上许多教育学家、伦理学家的重视,并被他们自觉运用于教育实践中。如:孔子就曾把“文、行、忠、信”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这里除“文”(文化专业知识教育)以外,其余都是道德教育的标准和伦理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得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共同任务的教育科学和伦理科学之间的关系在形式和内容上变得更为紧密。列宁指出:“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列宁全集》第31卷,第257页)由于两门学科的相互联系,因而在各自研究中相互借鉴,能够促进伦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