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儿童智育观chuantong ertong zhi yuguan
传统儿童智育观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看作是自然的绝对统一的过程, 认为只要重视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便可自然而然地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传授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决定条件。这种自然统一观不符合辩证法与客观实际。因为,只有当知识的数量、质量、结构以及指导学习的方法有助于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时, 二者才可在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如果是盲目地灌输知识,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进行填鸭式的教育而不是因材施教的教育,这不仅不会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反而会限制儿童智力的发展。此外,从个体来看,掌握知识的多少与智力发展水平也并非全然一致的, 如有的人知识广博,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强。可见,传统的智育观不符合人的智力发展的规律。智力发展的条件,除具有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人在认识事物时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如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探索。现代生产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总量剧增,知识的老化与更新也日益加速, 单靠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是不能自然地促进智力的发展的, 陈旧的智育观极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智育观,不仅重视知识的传递,更重视能力的培养, 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