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传播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传播学派又称“播化学派”。西方民族学派之一。19世纪末产生于德国。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是在某一地方一次产生,然后向外“传播”,形成一定的文化圈。各民族的文化只是从各种文化现象中“借用”了某些现成的因素,这种文化传播便是文化历史的基本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趋衰落,但其积累的民族学资料仍有一定参考价值。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罗伯特·弗莱茨·格雷布纳(Robert Fritz Graebner)、威·福伊、布·安克曼和奥地利的威尔海姆·施密特(Wilhelm Schmidt)。代表著作有格雷布纳《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05年)、《民族学方法论》(1911年)、《民族学与历史》(1911年),安克曼《非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05年)、施密特《近代民族学及其起源、性质和目的》(1906年)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