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亦作“紙撚”,亦稱“火紙筒”。引火物。以紙捻作條狀,或塗以硝。元代已見,至清代,常用以點水煙。平時點燃後似一炷線香,需用明火時,一吹即燃。元·佚名《爭報恩》第一折:“攞下這窗户紙來,做個紙拈兒點着。”元·劉君錫《來生債》第一折:“這等大風,不要點燈弄火的!我說着不聽,你點那紙撚往那裏去? 還不吹滅了呢!”《二刻拍案驚奇》卷一:“老者打個紙撚兒,蘸蘸油點着了,遞與辨悟。”《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又一個是賣火紙筒子的。”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