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伟大的创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伟大的创举 苏维埃俄国工人阶级在国内战争时期和过渡到和平建设的时期,为保证战争胜利和恢复国民经济而自觉进行的无报酬劳动。1919年5月7日,莫斯科-喀山铁路分局职工提出以实际行动战胜高尔察克的口号,5月10日(星期六),共产党员和群众在业余时间里无报酬的工作一班。这个行动得到全国各地工人阶级的响应。1920年5月发展为“全俄星期六义务劳动”运动。它体现了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奠定了社会主义竞赛的基础。列宁给予极高的评价,称之为“伟大的创举”。 《伟大的创举》列宁的著名论文。写于1919年6月28日,收入《列宁全集》第2版第37卷。文章集中论述最初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伟大意义,认为它是工人阶级建设社会主义首创精神的体现,是共产主义劳动的开端。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意义在于:首先,第一次给阶级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因此,为了完全消灭阶级,不仅必须消灭阶级对立,而且必须消灭阶级差别。第二,阐明共产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赖以维持的纪律同以往社会有根本的区别。农奴制的社会劳动组织靠棍棒纪律来维持,劳动群众极端愚昧,备受压抑,横遭一小撮地主的掠夺和侮辱,资本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靠饥饿纪律来维持,在最先进最文明最民主的共和国内,尽管资产阶级文化和资产阶级民主有很大的进步,广大劳动群众仍旧是一群愚昧的、受压抑的雇佣奴隶或被压抑的农民,横遭一小撮资本家的掠夺和侮辱。共产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其第一步为社会主义——则靠推翻了地主资本家压迫的劳动群众本身自由的自觉的纪律来维持,而且愈向前发展就愈要靠这种纪律来维持。第三,告诫人们,少谈一般自由、平等、博爱的美丽词句,多做些平凡的、日常的实际工作。这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的要求。他以妇女状况为例加以说明。苏维埃政权一建立,就真正彻底废除了那些剥削妇女平等权利、限制离婚、规定可恶的离婚手续、不承认私生子、追究私生子的父亲等等卑鄙的法律,这种法律的残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最先进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内都还大量存在。但同时也要看到,仅仅把旧时资产阶级法律和制度的废物清除干净,也只是为建筑物清理地基,还不是建筑物本身。尽管颁布了种种解放妇女的法律,妇女仍然是家庭奴隶,因为琐碎的家务压在她们身上,使她们喘不过气来,变得愚钝卑微。只有在大规模地开始把琐碎的家务改造为社会主义大经济的地方和时候,才会开始有真正的妇女解放,真正的共产主义。 伟大的创举列宁作于1919年6月。收入《列宁全集》第29卷。对1919年5月莫斯科——喀山铁路工人进行义务劳动的创举给予高度评价,并阐述了共产主义劳动观的伟大意义。列宁把“星期六义务劳动”提高到关系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能否真正实现的高度。认为星期六义务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了工人的英雄气概和自我牺牲精神;表现出工人自觉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自觉的新的劳动纪律、创造社会主义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首创精神。星期六义务劳动巨大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出现的一种崭新的共产主义因素,为发现、扶植、发扬共产主义因素提供了经验和榜样;还在于它是战胜小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和资本主义遗留给工农的恶习,彻底改造社会风气,树立新风气、新道德的极重要的开端;是共产主义力量的泉源和必获全胜的保证。 伟大的创举全名《伟大的创举(论后方工人的英雄主义。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列宁写于1919年6月。同年发表。编入《列宁全集》第29卷。本文高度评价了十月革命后俄国工人发起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运动,指出它是具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共产主义的力量源泉和胜利的保证。文中揭示了阶级的实质,提出了科学的阶级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指出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废除私有制,消灭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差别的重要条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