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盖
即车盖。古代一种仪仗用品。一般为长柄、圆顶,伞面外缘垂有流苏。伞盖常用于古代的车辆中。晋代除皇帝外,诸臣皆乘车,但有盖无伞。北魏之后,伞盖大概用于车辆的遮阳挡雨,而且视其颜色而知官位的高低。宋朝皇帝乘车,伞盖用红黄二色,而臣僚,包括皇子,通用青色伞盖,故有 “王青盖车”之说。明洪武三年 (1370),京城内一品、二品以上官员用伞盖,其余乘车只能用雨伞。洪武十六年 (1383),又许尚书、侍郎、左右都御史、通政使、太常卿、应天府尹、国子祭酒、翰林学士可备伞盖。洪武二十六年 (1393),又制定伞盖上的饰品等极,一、二品官品的伞盖用银浮屠顶; 三、四品用红浮屠顶,都可用黑色茶褐罗表,红绢表,三幨; 五品用红浮屠顶,青罗表,红绢里,两幨; 四至九品官员,亦用红浮屠顶,青绢衣,红绢里,两幨。洪武三十年 (1397),官员伞盖不得用金绣,仅用朱丹装饰,公、侯、驸马、伯与一、二品亦不得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