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伞扇之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伞扇之制

伞扇之制

古代关于使用伞盖、雨伞和团伞的仪仗制度。伞扇实际为古代两种仪仗物品。皆有长柄,柄上分别为伞形和扇形。伞盖和伞的区别在于,伞盖为车、轿上的遮阳物,为车盖的伞形表现; 而用于仪仗的伞,则持于宫人之手,随配用者而动。仪仗中的 “扇” 和日常生活中扇风取凉的“扇子”相比,“扇” 以长柄由宫人持之,一般作为一种礼仪等级表现,不可折叠; 而“扇子” 则柄较短,物较小,主要作用是扇风,唐、宋以后可以折叠。相传扇的最早出现是为了招揽贤人,见于崔豹《古今注》: “舜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作五明扇。”伞在最早称为 “华盖”,唐李延寿 《南史》、《北史》 中正式定名为伞。伞、扇在古代除了日常使用外,是贵族阶级的等级象征物。宋代京城之外,官民皆可通用,一般以青绢为之。但在京城内却等级森严,官品不同,使用的形制也就不同,不可逾越。宋初,京城唯独亲王可以使用。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宰相、枢密使开始使用。再后,近臣及内命妇出入皆用。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 (1012),又定凡宗室外臣民,皆禁使用。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因为燕、越二王出入,百官不避,乃赐一三接青罗伞、二紫罗大掌扇。政和八年 (1118),规定群众在享神时,不得以红黄伞、扇及彩绘作为祀神的物品,这和贵族使用的伞、扇相抵触。明朝,洪武元年 (1368),规定庶民只可用油纸雨伞,不可用罗绢凉伞。洪武三年 (1370),令京城内一品、二品官员用伞盖,其余用雨伞。二十六年 (1393),定一、二品官员伞用银浮屠顶,三、四品官员用红浮屠顶,皆用黑色茶褐罗表,红绢里,三簷; 雨伞用红油绢。五品用红浮屠顶,青罗表,红绢里,两簷;雨伞同。四、六至九品,用红浮屠顶,青绢表,红绢里,两簷; 雨伞皆用油纸。官员伞盖不许用金绣。明成化九年 (1473),令两京官员遇雨仍用油伞,但在京城内不得用凉伞。清及后,这种制度遂失。

☚ 7、伞扇之制   伞盖 ☛
000024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