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飞天图壁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飞天图壁画 飞天图壁画五代。纵98厘米,横143厘米。山西省平顺县大云院正殿东壁壁画。大云院建于五代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大佛殿东壁和扇面墙上残存着五代壁画。东壁绘《维摩经变》,表现维摩诘与文殊利师关于佛法的论争场面。他们身后有菩萨、罗汉、天王和飞天等。此飞天簪花横插,面型饱满,五官周正,神情安详,额前有白毫相。上身赤裸,戴臂钏,裙带随风飘扬。她双手捧钵,在翻卷的云雾中飞翔,形象生动,具有唐画遗风。 ☚ 菩萨像壁画 说法图壁画 ☛ 飞天图壁画 飞天图壁画金。山西省朔县崇福寺弥陀殿壁画。飞天梳丫形髻,面型饱满,五官周正,后有头光。上身袒露,佩璎珞、臂钏和手镯,三者均为金镶宝石。红帔帛穿臂绕肩,大裙薄而贴体,裹住脚部。右臂上举,手姿优美。左手托一物,在五彩祥云中自如地飞翔。整个造型生动自然,富于流动感。飞天位于庄严的说法图上方,显得极为生动活泼。 ☚ 千手千眼观音壁画 三界诸神图(帝释圣众)壁画 ☛ 飞天图壁画 飞天图壁画北周。纵30厘米,横255厘米。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第290窟中心柱东龛上壁画。在一佛四弟子说法图(即鹿野苑初转法轮)的两侧各绘飞天四身,背景为天蓝色,代表湛蓝的天空。八身飞天裸上体,束长裙,肩绕以长巾,形体健壮有力,给人以青春的美感。飞天色彩浓重,鲜红的长巾和蓝色的背景色彩对比强烈。肢体和脸庞上有白线绘出的高光,以表示人物的立体感。这样广泛的勾勒高光,在莫高窟壁画中并不多见。飞天的周围点缀着天花,分布着流云,使画面更显活泼、生动。 ☚ 佛传故事图壁画 驯马图壁画 ☛ 飞天图壁画 飞天图壁画盛唐。纵80厘米,横177厘米。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第320窟南壁壁画。图中飞天共四身,左右基本对称。中间两身扭躯回首,扬手散花。左右两身双臂上举,呈上飞状,似在追逐中间两身。彼此呼应、戏嬉,轻松愉快,形象十分生动传神。作者以圆润流畅的笔触,细腻地描绘出飞天的形体、衣裙、飘带,其动势具有舞蹈般的节奏感。作品设色深沉,配上那石绿所染的流云、飞花和下部的菩提,产生了极美的效果,是莫高窟壁画飞天中的杰作。 ☚ 文殊变图(山水)壁画 观无量寿经变壁画 ☛ 飞天图壁画 飞天图壁画北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第4窟第4龛龛楣上方壁画。此身飞天面形丰圆,脸部线条柔和,细目、鼓鼻、薄唇,面带一丝微笑,开朗而纯洁。颈戴粗大的项圈,衣带飞扬,双手前伸,手姿优美,肌肤富于弹性,给人以青春健美的感受。此飞天形象可爱,在制作上又有突出的特点,它是我国现存壁画中,唯一使用绘塑结合的方法制作的一组独特艺术形象中的一位。其面部,如眼、耳、鼻、口及身体的裸露部分,双手、双臂等皆用一层薄薄的细泥塑造,而衣裙、飘带及身边的流云等皆用彩绘而成,这样制作的飞天立体感强,具有脱壁欲出的艺术效果;而衣裙、飘带潇洒飘逸,充分发挥了彩绘的特点,产生很强的动感。这种绘塑结合的作品是北周壁画中的杰出之作。 ☚ 出行图壁画 释迦牟尼涅槃图壁画 ☛ 飞天图壁画 飞天图壁画隋。纵18厘米。甘肃省永靖县炳灵寺石窟第8窟顶藻井内壁画。飞天绕莲飞舞,其姿态宛如游龙,健美潇洒。作者以绿色涂底尤如澄明的碧空。人物以白色平涂,淡墨勾勒,全身裸露,身披的长长飘带随着她的飞翔而高高地飘起。整个形象显得十分自由活泼,富于青春之美。在佛教绘画中,这种全裸的形象是不多见的。 ☚ 猴、鹊图壁画 藻井图壁画 ☛ 飞天图壁画 飞天图壁画北凉。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金塔寺石窟西窟窟顶东侧壁画。画面中有飞天四身,上身裸露或着袒右肩衣裙,手持供养物,姿态各异。其面貌为高鼻深目,形体健壮,在空中翱翔的身姿具有青春的活力。绘画时,作者先以苍劲有力匀称流畅的朱线勾出人物的轮廓,而后以天蓝、天青、朱红等设色,色泽柔和淡雅,给人以潇洒轻盈的感觉。绘画风格与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十六国时期的飞天形象有差异,表明佛教传入中国时随之而来的佛教艺术在各地形成自己独具的艺术特色。 ☚ 泥塑菩萨像 菩萨像壁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