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诺夫斯基
伊凡诺夫斯基(Ивановский Д.и.,1864~1920),俄国植物学家和微生物学家,病毒学说的奠基者之一。
1888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物理数学系博物学专业,毕业后留在该校植物学教研室工作。1890年起任彼得堡科学院植物学实验室助教,1895~1901年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讲授低等生物生理学,1896年开始讲授植物生理学和解剖学。1901年起是华沙大学额外教授,1903年则为额内教授,同时兼任华沙高等女子讲习班的教学工作和果园主任。1895年通过《乙醇发酵研究》论文获植物学硕士学位,1902年通过《烟草花叶病》论文答辩获博士学位。
1887年伊凡诺夫斯基和波洛夫采夫(Половцθв,B.B.)协作,在南乌克兰和比萨拉比亚开始从事菸草病害研究。结果表明,菸草花叶病的病原物在高倍显微镜下是显示不出来的,只能用瓷制细菌滤器。菸草植枝病叶的组织学研究发现,病叶中的内含物呈“晶体”或“菌胶团”,这是一种有生命的微生物,即嗣后所称的病毒。1892年2月在彼得堡科学院召开的大会上,伊凡诺夫斯基首次报道了他所从事的菸草花叶病的研究工作。随后为贝尔克林所证实,提出菸草花叶病的病原物是病毒。伊凡诺夫斯基的这一发现,为病毒学奠定了基础。
伊凡诺夫斯基从事过的其他研究尚有:植物生理学、乙醇发酵和氧对乙醇发酵的作用,植物的色素和土壤微生物学。晚年他从事撰写植物生理学教科书,并参加《大学通报》的编辑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