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价键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价键理论

价键理论jiajian lilun

一种关于分子中共价键的基本理论,也称为VB法。它是1927年W.海特勒和F.伦敦在处理氢分子问题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处理分子结构问题时与分子轨道法不同,假定成键原子在未化合之前含有未成对电子,这些未成对电子如果自旋是反平行的,则可以两两偶合构成共用“电子对”,形成一个共价键,所以也称做电子配对法。价键理论要点如下:
❶假定原子A和原子B各有1个未成对电子,而且自旋相反,则可偶合成单键。若A和B各有2个或3个未成对电子,它们所处的原子轨道彼此对称性相匹配,则能两两偶合构成双键或叁键。如H—H氢分子、H—Cl氯化氢是以单键结合的,N≡N氮分子是以叁键结合的。
❷如果A有2个未成对电子,B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则可形成AB2形分子,如H2O水分子、H2S硫化氢等。
❸1个电子与另1个电子配对以后,就不能和第三个原子配对,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❹ 电子云最大重叠原理,偶合成键的2个电子所处的原子轨道在成键时相互重叠愈多,形成的共价键就愈稳固,所以在可能的范围内共价键的形成总是力图采取电子云密度大的方向进行,共价键具有方向性。价键理论是由人们熟悉的经典价键理论(电子配对)发展而来,模型直观易于接受,而且现代价键理论抓住了共价键形成的主要矛盾,加上由它发展的杂化轨道理论在说明一些分子的空间构型方面也是相当成功的。现代价健理论至今被广泛采用,是基础化学中重要理论之一。但它对于单电子键(如H+2)及参与成键电子是奇数也能形成稳定分子的现象,特别是对于氧O2,硼B2等分子为什么是顺磁物质解释不了,对于较复杂的多原子分子,如三氧化硫、臭氧、碳酸根及一些有机分子的结构的解释与实际偏差较大,这些都是不足之处。

☚ 共价键   分子轨道法 ☛

价键理论

又称“电子配对理论”或简称“VB法(Valence Bond Theory)”。化学键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海特勒(W.Heitler,1904—)和伦敦(F.London,1900—1954)于1927年用量子力学处理氢分子所得结果的推广和发展。认为两原子中各有一个未成对的电子且自旋相反。则可以相互配对成共价键。如各有2个或3个未成对电子,则可两两配对形成共价双键或三键。共价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该理论已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