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扭曲
指较长时间内价格不反映商品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的一种不合理价格现象。其反映了较长时期内价格的变动轨迹,如:小麦等主要粮食商品购销价格“倒挂”,销售价格低于购进价格; 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比价关系不合理,初级产品价格偏低,价格严重背离价值; 制成品价格定得很高,出现 “暴利”行为。价格扭曲是价格运动的一种表现,反映了商品比价关系、差价关系的不合理,反映了价格体系的混乱。价格扭曲的原因主要有:(1) 商品流通体制和购销制度; (2) “市场失灵”; (3)商品流通发展程度; (4)商品严重短缺。上述原因中,体制因素影响较大。我国的价格扭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所以,应加速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减缓价格扭曲现象,使价格充分发挥其职能和调节作用,促进生产和流通的健康发展。针对“市场失灵”所造成的价格扭曲,应强化政府干预,理顺价格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