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Input-output Tables in Value Terms

简称“价值表”。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投入产出表。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input-output tables in value terms

投入产出表可以用实物单位制表,但在实际应用中常用按币值制作的所谓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现以高度简化的三部门经济为例:
如果小麦每公斤1元,棉布每公尺5元,每个工作日的工资4元,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部门农业工业居民总产出
农业
工业
居民
100
28
40
80
12
90
220
60
20
400公斤小麦
100公尺棉布
150个工作日劳务

可以转化为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单位:元)

部门农业工业居 民总产出
农业
工业
居 民
100
140
160
80
60
360
220
300
80
400
500
600
总投入400500600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还可以看做是国民收入账目。例如,表中的600就是年度国民收入值,它即等于第三行所示的居民得到的收益的总数,又等于第三列所示的居民消费的商品和直接劳务的价值的总和。如果考虑投资,应当作为将来的消费从居民的一列中分摊出来。
☚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投入系数 ☛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简称“价值表”。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投入产出表。主栏由三个部分组成: 中间投入部门、最初投入部门和总投入。宾栏亦是由三个部分组成: 中间需求部门、最终需求部门和总产出。主栏部门向宾栏部门提供自己的产品,宾栏部门作为购买者消费 (包括生产消费) 主栏部门的产品。在棋盘式表格里的每一个数字都具有双重的意义,反映了产品的来龙去脉。全表可分为四个基本部分 (见附表)。第一部分称中间产品象限,反映各部门在生产消耗上的相互联系,是全表的核心部分。中间投入部门和中间需求部门通常是“纯部门”,其实质是某类消耗结构、生产工艺相同且用途一致的产品集合。第二部分称最终产品象限,反映各部门产品中用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数量。第三部分称附加价值象限或称增加价值象限,其主栏主要是折旧、劳动报酬和社会纯收入等三项,反映各部门的附加价值的总量和结构。第四部分反映最初投入部门和最终使用部门的联系,情况较复杂,一般在编表时将其省略。综合第一和第二部分称为横表,说明主栏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产品的分配使用情况,即反映各部门产品的实物运动。其平衡关系为: 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综合第一和第三部分称为竖表,说明宾栏各部门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其基本平衡为: 中间价值+附加价值=总价值。综合第二和第三部分可得到又一平衡关系: 所有部门的附加价值之和=所有部门的最终产品之和。价值表虽以货币单位计量,但在价格一定时,货币单位就是一种特别的物理单位。因此,价值表的横表同实物表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货币单位计量可使不同质的产品能够相互比较,因而价值表相对实物表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产品的适当归并可在表中包括国民经济的全部产品,从而全面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内在联系; (2) 按列可以相加,据此深入考察产品的价值构成; (3) 可把实物平衡与价值平衡有机结合起来,用以反映国民经济中各种重要的比例关系。(参见“投入产出表”、“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注: Xij代表j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i部门产品量。Yi代表i部门产品的最终使用量。
☚ 投入产出表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
000007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