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仙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仙茅 仙茅 xiānmáo 亦稱“獨茅”、“茅爪子”、“婆羅門參”、“長松”。石蒜科,多年生草本。其葉似茅,久服輕身,故稱。根如筆管有節,粗如小指,下有短細肉根相附,外皮褐色,内肉黄白色,多汁。莖直,高尺許。葉青而軟,腹略闊,具縱紋。三月開小花,有黄、紫諸色,六出。不結實。可入藥。產於蜀中諸州、大庾嶺、江浙一帶。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仙茅》:“〔釋名〕獨茅、茅爪子、婆羅門參。”明·方以智《物理小識·穀蔬木果類》:“似茅而葉薄……庾嶺三月開黄花,如梔子。東壁曰: 六出而不似梔子,八月花。衡山仙茅花碧。武功山仙茅花有紫者,其根稈之皆如小筒。清·汪灝等《廣群芳譜》卷九十三:“長松一名仙茅,生古松下,根色如薺尼,長三五寸。”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仙茅 仙茅 xiānmáo 亦稱“茅爪子”、“婆羅門參”。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莖。圓柱形,略彎曲,粗如筷子。表面棕褐色。主治陽痿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癰疽。宋·蘇頌《本草圖經·草部·仙茅》:“今江南人亦呼爲婆羅門參。”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仙茅》:“〔釋名〕茅爪子、婆羅門參。” 仙茅【同义】总目录 仙茅独茅 仙茅palmgrassCurculigo orchioides,别名地棕、独茅。仙茅科仙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50。株高10~40cm。根状茎直生、圆柱形。叶基生,3~6枚,具柄,披针形,有时两面散生长柔毛。花葶极短,隐藏于叶鞘内;苞片披针形、膜质;总状花序伞房状,着花4~6朵,花两性、黄色。裂片及雄蕊均为6基。花期4~6月。浆果长矩圆形。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也有。喜温暖、湿润环境。较耐寒、耐旱。要求土壤疏松、深厚,排水良好。播种或用根茎切段繁殖。3~4月播种,2年生苗即可移栽。每穴种植3~4株,每年中耕,除草,施肥3~4次。根茎繁殖,春季在母株出苗前,挖取根茎,切成3~4cm的茎段,切口上蘸草木灰后直接栽种。仙茅可盆栽,也可地栽布置花坛。 同属植物常见栽培的还有:大叶仙茅(C.capitu-lata),多年生草本。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各地及东南亚。宽叶仙茅(C.latifolia),花黄色,花期夏季。原产马来西亚。 仙茅药名。出 《海药本草》。又名独芽根、仙茅参、蟠龙草、地棕根、独脚丝茅。为仙茅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 的根茎。主产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辛,温,有小毒。入肾经。温肾壮阳,散寒除湿。治阳痿精寒,小便失禁,遗尿,崩漏,寒湿痹痛,腰膝酸软,胃腹冷痛; 近用于治更年期高血压症,更年期综合征,血清胆固醇过高症。煎服: 4.5~9g。本品含仙茅素 (Curculigine) A、B、C、仙茅苷 (Curculigoside)、仙茅皂苷A、B、C、D、E、F、K、L、M及粘液质、鞣质、树脂等。仙茅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对内分泌系统有抑制作用,具有抗癌、抗菌作用。 仙茅xiān máo《本草纲目》草部第12卷仙茅(31)。药名。 仙茅xiānmáo中药名。出唐·李珣《海药本草》。别名独脚丝茅。为石蒜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Gaertn. 的根茎。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辛, 温, 有小毒。入肾经。温肾壮阳, 散寒除湿。治阳痿、遗精、小便频数、遗尿、寒湿痹痛、腰膝酸软、脘腹冷痛。煎服: 3 ~9 克。本品含鞣质、树脂等。 仙茅 仙茅 仙茅仙茅,又名独茅根、地棕根、独脚仙茅。始载于《海药本草》。为仙茅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的根茎。秋冬两季叶枯萎时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干燥; 或蒸后干燥。 ☚ 列当 鹿衔草 ☛ 仙茅 仙茅本品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m的干燥根茎。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桦木 紫草 ☛ 仙茅xian mao【医学】Curculigo rhizom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