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仙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仙茅
仙茅  xiānmáo

亦稱“獨茅”、“茅爪子”、“婆羅門參”、“長松”。石蒜科,多年生草本。其葉似茅,久服輕身,故稱。根如筆管有節,粗如小指,下有短細肉根相附,外皮褐色,内肉黄白色,多汁。莖直,高尺許。葉青而軟,腹略闊,具縱紋。三月開小花,有黄、紫諸色,六出。不結實。可入藥。產於蜀中諸州、大庾嶺、江浙一帶。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仙茅》:“〔釋名〕獨茅、茅爪子、婆羅門參。”明·方以智《物理小識·穀蔬木果類》:“似茅而葉薄……庾嶺三月開黄花,如梔子。東壁曰: 六出而不似梔子,八月花。衡山仙茅花碧。武功山仙茅花有紫者,其根稈之皆如小筒。清·汪灝等《廣群芳譜》卷九十三:“長松一名仙茅,生古松下,根色如薺尼,長三五寸。”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仙茅
仙茅  xiānmáo

亦稱“茅爪子”、“婆羅門參”。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莖。圓柱形,略彎曲,粗如筷子。表面棕褐色。主治陽痿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癰疽。宋·蘇頌《本草圖經·草部·仙茅》:“今江南人亦呼爲婆羅門參。”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仙茅》:“〔釋名〕茅爪子、婆羅門參。”

仙茅【同义】总目录


仙茅独茅

仙茅palmgrass

Curculigo orchioides,别名地棕、独茅。仙茅科仙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50。株高10~40cm。根状茎直生、圆柱形。叶基生,3~6枚,具柄,披针形,有时两面散生长柔毛。花葶极短,隐藏于叶鞘内;苞片披针形、膜质;总状花序伞房状,着花4~6朵,花两性、黄色。裂片及雄蕊均为6基。花期4~6月。浆果长矩圆形。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也有。喜温暖、湿润环境。较耐寒、耐旱。要求土壤疏松、深厚,排水良好。播种或用根茎切段繁殖。3~4月播种,2年生苗即可移栽。每穴种植3~4株,每年中耕,除草,施肥3~4次。根茎繁殖,春季在母株出苗前,挖取根茎,切成3~4cm的茎段,切口上蘸草木灰后直接栽种。仙茅可盆栽,也可地栽布置花坛。


同属植物常见栽培的还有:大叶仙茅(C.capitu-lata),多年生草本。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各地及东南亚。宽叶仙茅(C.latifolia),花黄色,花期夏季。原产马来西亚。

仙茅

药名。出 《海药本草》。又名独芽根、仙茅参、蟠龙草、地棕根、独脚丝茅。为仙茅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 的根茎。主产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辛,温,有小毒。入肾经。温肾壮阳,散寒除湿。治阳痿精寒,小便失禁,遗尿,崩漏,寒湿痹痛,腰膝酸软,胃腹冷痛; 近用于治更年期高血压症,更年期综合征,血清胆固醇过高症。煎服: 4.5~9g。本品含仙茅素 (Curculigine) A、B、C、仙茅苷 (Curculigoside)、仙茅皂苷A、B、C、D、E、F、K、L、M及粘液质、鞣质、树脂等。仙茅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对内分泌系统有抑制作用,具有抗癌、抗菌作用。

仙茅xiān máo

《本草纲目》草部第12卷仙茅(31)。药名。
【基原】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茎。
【别名】独茅根、茅爪子、婆罗门参(《开宝本草》),独脚仙茅、蟠龙草(《生草药性备要》),风苔草、冷饭草(《质问本草》),小地棕根(《草木便方》),地棕根(《分类草药性》),仙茅参(《中药志》),独脚丝茅(《江西中药》),黄茅参、独脚黄茅(《广西中药志》),独足绿茅根(《四川中药志》),天棕、山棕、土白芍、平肝薯、盘棕、山兰花(《草药单方临床病例经验汇编》)。
【性味】辛,温,有毒。
❶《海药本草》:“味甘,微温,有小毒。”
❷《开宝本草》:“味辛,温,有毒。”
❸《滇南本草》:“性温,味辛微咸。”
【归经】入肾、肝经。
❶《滇南本草》:“入肾、肝二经。”
❷《本草求真》:“专入命门。”
❸《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用主治】温肾阳,壮筋骨。治阳痿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脚冷痹,痈疽,瘰疬。
❶《海药本草》:“主风,补暖腰脚,清安五脏,强筋骨,消食。”“宣而复补,主丈夫七伤,明耳目,益筋力,填骨髓,益阳。”
❷《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开胃下气。”
❸《开宝本草》:“主心腹冷气不能食,腰脚风冷挛痹不能行,丈夫虚劳,老人失溺。”
❹《滇南本草》:“治妇人红崩下血,攻痈疽,排脓。”
❺《生草药性备要》:“补肾,止痛,治白浊,理痰火,煲肉食。十蒸九晒,用沙糖藏好,早晨茶送,能壮精神,乌须发。”
❻《玉楸药解》:“治皮肤风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半至三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宜忌】凡阴虚火旺者忌服。
❶《雷公炮炙论》:“勿犯铁,斑人须鬓。”
❷《本草经疏》:“凡一概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衄血、齿血、溺血、血淋,遗精白浊,梦交,肾虚腰痛,脚膝无力,虚火上炎,口干咽痛,失志阳痿,水涸精竭,不能孕育,老人孤阳无阴,遗溺失精,血虚不能养筋,以致偏枯痿痹,胃家邪热不能杀谷,胃家虚火嘈杂易饥,三消五疸,阴虚内热外寒,阳厥火极似水,法并禁用。”
【成分】仙茅含有石蒜碱(Lycorine)、兰皂苷元(Yuccagenin)、β-谷甾醇、5,7-二甲氧基杨梅酮、仙茅苷(Curculigoside)、仙茅苷A(Corchioside A)、仙茅苷I(Carculigosiode B)、仙茅素A(Curcaligine A)及仙茅素B和C,尚含有苔黑酚葡萄糖苷(Orcinal glucoside)。
【药理】
❶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给雌性大鼠灌服仙茅水提取物可增加其垂体前叶、卵巢和子宫等重量,但对血浆黄体生成素(LH)水平无影响,使大鼠卵巢HCG/LH部位的受体数目增加,也可增加去势大鼠精囊腺重。
❷其他:动物实验,小鼠腹腔注射仙茅醇浸剂10 g/kg,可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小鼠灌胃仙茅水提取物,可显著提高Na+·K+-ATP酶的活性。

仙茅xiānmáo

中药名。出唐·李珣《海药本草》。别名独脚丝茅。为石蒜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Gaertn. 的根茎。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辛, 温, 有小毒。入肾经。温肾壮阳, 散寒除湿。治阳痿、遗精、小便频数、遗尿、寒湿痹痛、腰膝酸软、脘腹冷痛。煎服: 3 ~9 克。本品含鞣质、树脂等。

仙茅

仙茅

仙茅

仙茅,又名独茅根、地棕根、独脚仙茅。始载于《海药本草》。为仙茅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的根茎。秋冬两季叶枯萎时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干燥; 或蒸后干燥。
根茎呈圆柱形,略弯曲,一端稍膨大,长3~10cm,直径4~8m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皱缩,有纵横皱纹,还可见细孔状须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带颗粒性或略呈角质状,淡褐色或淡棕色,近中心处色较深。气微香,味微苦辛。主产于四川、广东省。此外,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亦产。
本品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肾、肝经。功能温肾壮阳,强筋骨,祛寒湿。主治命门火衰的阳萎精冷、遗精滑泄、尿频、遗尿,及腰膝酸痛、风寒挛痹、脘腹冷痛、食少腹泻等证。凡下元衰弱诸证,均可用其补火助阳,如阳萎精冷,配熟地黄、枸杞子等滋阴益阳;遗精滑泄,配山萸肉、菟丝子、五味子、复盆子等,共奏补肾固涩之功; 腰膝酸痛、风寒挛痹,配杜仲、桑寄生、金狗脊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品; 若火不生土,致中焦虚寒而脘腹冷痛,食少腹泻,可与补骨脂、肉豆蔻、白术等同用以温肾暖脾。现代临床用其配仙灵脾、巴戟天、当归温肾养血,调理冲任,知母、黄柏滋阴降火 (即验方二仙汤),可治妇女阴阳两虚型更年期综合征及高血压。此外,用其鲜根捣敷,可治痈疽肿毒; 配半边莲煎服,药渣外敷,能医毒蛇咬伤。
综观仙茅,以温肾壮阳为主,所治与仙灵脾基本相似,而猛烈则过之,且兼能祛除风冷,又有小毒,是以临床虽亦用于虚怯之证,但不可视为补益久服之品。煎服,3~10g。本品药性燥烈,久服有伤阴涸液之弊,阴虚火旺者忌服。中毒症状为舌肿胀,可用大黄、玄明粉水煎服,或用三黄汤解之。
实验研究: 根茎含粘液质,水解后产生甘露醇、葡萄糖、葡萄糖醛酸; 又含丝兰甙元、石蒜碱。根的油中含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山萮酸。另含树脂、鞣质。
丙酮提取物对艾氏腹水癌实体瘤有抑制作用。

☚ 列当   鹿衔草 ☛

仙茅

仙茅

本品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m的干燥根茎。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仙茅为太阴人药。功能补肾壮阳,祛寒。主要用于太阴人肾阳虚证。《东医四象新编》肾气调胃汤加本品治太阴人阳萎、小便不禁、腰膝冷痹等证。常用量5~10g。

☚ 桦木   紫草 ☛

仙茅xian mao

【医学】Curculigo rhizom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