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他律道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他律道德

他律道德Talu daode

即皮亚杰所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权威阶段,也叫道德实在论阶段。约在5—7、8岁之间出现。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在认知发展上开始进入具体运算阶段。他们不能考虑假设的情境和预期的结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的尊敬和顺从,在他们一些情感反应和道德判断中体现出明显的他律的道德感。其特点是:
❶服从规则。他们把人们制定的准则看作是神圣的、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对规则本身是绝对地尊敬和顺从;
❷对行为好坏的判断完全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的动机;
❸对权威是完全的服从,判断是非时完全根据违反或遵从权威来进行,认为遵从权威、听话的就是好的,违反权威、不听话的就是不好的;
❹在评价行为时,总抱绝对化、极端化的态度,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还认为别人也这样看待和评价行为;
❺赞成严厉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一定是坏的。

☚ 前道德阶段   自律道德 ☛
他律道德

他律道德heteronomous morality

亦称“强制的道德”,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低级的道德阶段。发生的年龄约在7~10岁。皮亚杰把它看成是“儿童不得不把责任和附随于责任的价值看成是自在的(self-subsistent)、不受内心支配的,而且,不管个人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他都不得不如此看待它们的倾向(1932)”。此阶段具有三个特征:儿童认为行为规则是由成人或权威制定后给予的,不能改变,不能违背;刻板地遵守规则的词句,不管规则的精神;评定行为时只根据个体是否服从规则、行为的后果,而不考虑行为的动机。儿童自发的思想(幼稚的实在论)和成人所施加的约束,是产生这类道德的主要原因。

☚ 思维发展两性差异   胎动 ☛
他律道德

他律道德heteronomous morality

与“自律道德”相对。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较低级的道德阶段。大约出现在5~10岁。此阶段的个体,不能理解社会道德准则的意义和实质,认为规则是神圣的、不可改变的,必须绝对服从。在行为责任的判断上只注意行为的客观结果而非主观意向。倾向于抵罪性惩罚,认为惩罚越严厉就越公正,犯错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之间无必然联系。判断是非的标准取决于成人的命令或规定,缺乏自己的主观标准。一般认为,儿童自发的思想和成人所施加的约束,是产生这类道德的主要原因。

☚ 道德两难   他律期 ☛
000041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