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从事中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从事中郎

从事中郎

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置僚属,多称为从事,如从事史,别驾从事,治中从事之类。

☚ 匪遑离局   当御省禁 ☛
从事中郎

从事中郎

官名。《资治通鉴·汉纪·桓帝延熹五年 (公元162年)》: “绲请前武陵太守应奉与俱,拜从事中郎。”胡三省注: “将军出征,从事中郎职参谋议。”

☚ 从仕郎   从六品土官 ☛

从事中郎cóng shì zhōng láng

官名,汉置,属将军,为参谋议事的散职官员,有时也领兵征战。汉末称雄的诸州也置此官。《后汉书·百官志》:"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本注曰:职参谋议。"《后汉书·邓寇列传》:"骘西屯汉阳,使征西校尉任尚、从事中郎司马钧与羌战。"《后汉书·朱乐何列传·朱穆传》:"于是请暠为从事中郎,荐巴为议郎,举穆高第,为侍御史。"三国魏晋南北朝皆沿置。三国时三公府、将军府置,无固定人数。魏末相国府置。晋朝领兵的公府及位从公以上加兵的置。南朝宋齐梁陈公府置。《宋书·百官志上》:"晋元帝为镇东大将军及丞相,置从事中郎,无定员,分掌诸曹。"北魏公府及皇子、庶姓开府的均置,五品。北齐三公府置,五品。北周丞相府置,后避杨忠讳,改称从事内郎。

从事中郎

官名。东汉大将军,车骑将军僚属,参预谋议。三国、魏晋南北朝沿置。职掌各异,或主吏、或掌诸曹,或掌机密和参谋议。北周末因避杨忠名讳,改称从事内郎。

从事中郎

官名。两汉始置,陈汤为大将军王凤从事中郎。三国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复置,为公府属官,秩第六品,职参谋议。其设置员额为大将军府四人,丞相、太傅、太保、大司马、太尉、司徒诸府各二人,大司空府一人。蜀于丞相府亦置从事中郎一人,吴无考。晋初凡位从公以上加兵者均置从事中郎一人,东晋时增为二人。南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诸公府及北周都督中外诸军事府均沿置从事中郎。隋以后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