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称代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 余yú 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例如: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童趣》) ②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吾wú 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例如: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 ③吾义固不杀人。(《公输》) 予yú 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我wǒ 第一人称代词。例如: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③此教我先威众耳。(《陈涉世家》) ④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自zì 第一人称代词,即“我”,可译为“自己”。例如: 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③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之zhī 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例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其qí 第一人称代词,代指自己。例如: 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 (2)第二人称代词 女rǔ 第二人称代词,通“汝”,相当于“你”。例如: 由,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汝rǔ 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例如: ①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子zǐ 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例如: ①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 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 若ruò 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例如: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②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君jūn 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您”。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例如: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 ②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 你nǐ 与现代同义。例如: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朝天子·咏喇叭》) 尔ěr 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们”或“你的”、“你们的”。例如: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乃nǎi 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第三人称代词 彼bǐ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他们”。例如: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之zhī ①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例如: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b.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c.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 ②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例如: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b.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c.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③用在句中,是“之于”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予”是介词。例如: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b.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其qí ①代词,在句子里作定语,代人时可译为“他的”、“她的”、“他们的”、“她们的”。例如: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其:他的,代可以做老师的那个人。 b.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口技》) 其:她的,代妇人。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核舟记》) 其:他的,代佛印。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其:他们的,代齐国军队。 ②代事,代物,可译为“它”、“它的”、“它们”、“它们的”。例如: a.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其:它的,代口技表演的失火现场。 b.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其:它们,代指前后两狼。 c.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礼记·大道之行也》) 其:它,代“货”和“力”。 人称代词又称身称代词、称谓代词、称人词、人称代名词。指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的代词。一般分为四种: (a)第一人称(自称),代表说话的一方,如“我、我们、咱、咱们”等。(b)第二人物(对称),代表听话的一方,如“你、您、你们”等。(c)第三人称(他称),代表说话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如“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等。(d)无定称人称,既可代表说话的一方,又可代表听话的一方,还可以代表第三者,如“自己、别人、人家、大家”等。“我们”既可用于包括式,又可用于排除式,而“咱们”只能用于包括式,不能用于排除式。如:“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句中“我们”包括听话人在内,是包括式。“你放心吧,我们会支持你的。”句中“我们”不包括听话人在内,是排除式。“咱们应该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句中“咱们”包括听话人在内,是包括式。有的人称代词还可以用于虚指,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句中的“你”、“我”就是指不确定的人,是虚指用法。参见“代词”。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代替人名的代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 ☚ 代字 代词“之”的活用 ☛ 人称代词代词的一种。亦称“三身代词”。称代人的词,按人称的不同,一般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类。殷商时期,已产生了“我”、“鱼”、“余”、“朕”等第一人称代词和“女”、“乃”等第二人称代词。但整个先秦时代,一直没有产生专用作第三人称的代词。表示第三人称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名词复说。如《论语·阳货》: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二是用指示代词“之”、“其”等指代第三人称。东汉以后,才逐渐产生了“渠”、“伊”、“他”等第三人称代词。如《孔雀东南飞》: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上古时期,人称代词在形式上一般没有单数复数的区别。如《尚书·多士》: “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宁”;《尚书·洛诰》: “我二人共贞。”有时也以“侪”、“辈”、“等”、“属”等词附在人称代词后表示复数。如《史记·项羽本纪》:“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固定表示人称复数的“们”,到唐宋时期才逐渐产生。如《朱子语类》: “在他们说,便如鬼神变怪,有许多不可知底事。”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指能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的代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 我; 第二人称代词: 你、您; 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它。除“您”外,其他人称代词后面加“们”,表示复数。王力《中国现代语法》: “人称代词是替代人的名称的。例如张三李四说话,谈起王五,那么在张三口中的 ‘我’就是张三,‘你’就是李四,‘他’ 就是王五。” 又 《汉语语法纲要》: “人称代词有单复数的分别,单数是‘我’ ‘你’ ‘他’,复数是 ‘我们’‘你们’ ‘他们’ (加复数记号‘们’字)。又有人称的分别:凡说话人自称,或包括说话人在内者,叫做第一人称,即 ‘我’ 和 ‘我们’; 凡称呼对话人或包括对话人在内者,叫做第二人称,即 ‘你’和 ‘你们’; 凡说及别人,不包括说话人或对话人在内者,叫做第三人称,即 ‘他’ 和 ‘他们’。”朱德熙《语法讲义》:“人称代词是体词性代词,语法功能和名词相似,例如能做主语、宾语、定语,不能做谓语、状语,不受副词修饰等等。人称代词和名词的区别是名词前边可以有修饰语,人称代词前边一般不能有修饰语。” ☚ 代副词 关接代词 ☛ 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u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