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平衡renli pinghengmanpower balance
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供给与社会需要之间在总量和结构上的相互适应。
人力资源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人力平衡是社会经济综合平衡的一个重要内容。人力平衡是物力平衡、财力平衡的条件之一,只有实现了人力平衡,才能够使物质资料的生产得到必需的劳动力,才使物力平衡与财力平衡具有可能。同时,人力平衡又受物力平衡与财力平衡的制约。
人力平衡首先是劳动力供需总量的平衡。影响劳动力资源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社会总人口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动;劳动年龄变动的规定。影响劳动力资源需要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的规模及速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国民经济各部门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更新的数量及速度。其次是劳动力供需构成的平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是不同素质、各种专业技能的劳动力的供需平衡。在实际工作中,劳动力的供需平衡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对劳动力进行合理分配来实现的。一般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比例关系:工业、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劳动力分配比例;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服务业、各项社会事业之间的劳动力分配比例;当前生产与基本建设之间的劳动力分配比例;各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分配比例。
在中国,实现人力平衡的关键是抓好三个基本环节。
❶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只有正确处理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才能更好地安排就业,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
❷加强教育与培训。中国人力平衡的突出矛盾是劳动力数量多与素质低的矛盾,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增加智力投资,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❸广开就业门路。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扩大就业,是今后一段相当长时期实现人力平衡的重要任务。
国防人力平衡,指国家总人口中能够从事国防活动的社会劳动力与国防建设所需要的社会劳动力之间的平衡,包括国防领域内的人力平衡和国防人力与社会其他部门人力的平衡。它们又都包括总量平衡和构成平衡两个方面。在进行国防人力平衡时,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国防各部门及军队构成和国际政治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当今世界各国国防人力平衡的发展方向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中国的国防人力资源数量虽然十分丰富,但是质量还有待大力提高 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必须在逐步提高国防人力资源质量的基础上,仍然高度重视发挥国防人力资源的数量优势,确保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