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01262 造山带核部杂岩变质过程与构造解析——以东秦岭为例
游振东等著。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版。54万字。分两篇。第一篇以流变学思想为指导,从物理学观点出发,系统地阐述大陆造山带构造解析和变质岩石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讨论造山带核部杂岩流变学和变形物理环境的分析方法,详细地叙述变形分解作用,剪切带阵列及鞘褶皱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系统地介绍研究造山带的显微构造分析,变质岩变质作用P-T-t轨迹,混合成因及斜长角闪质构造岩等现代研究方法。 第二篇运用应变软化、应变局部化的理论,首次识别出线状强应变带和透镜状弱应变域平行并置的构造格局。较全面地解析了秦岭区域构造格架及变形特征,运用构造物理学观点系统地研究了东秦岭造山带核部的杂岩组成、混合岩化作用、韧性剪切带阵列、变质变形史等。 附图版11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