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钟敬文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钟敬文1903—广东海丰人 钟敬文
钟敬文
共1首 (一九七五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铺野草如茵。 丁香花正馨。 竞春阳红紫缤纷。 东去飞轮难小驻,将别意,绕车尘。 踪迹惯离分。 老来相见珍。 度虹梁同励丹心。 何日同商新体会,还共狩,海王村⑴。 共1首 (一九七七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序:国庆后第三天,与友人往西郊访问所谓“曹雪芹故居”,(所谓“故居”,近卧佛寺,寺有千年娑罗树。)一时感兴所及,聊纪以词。 灯彩初停,菊英将展,西山秀色撩人。 旧新词侣,逸兴动飞轮。 不抚娑罗古柏,关情处黄叶孤村。 摛文藻,江山故宅,俯仰一凝神。 萧森蓬径里,围毡啜粥,鹓富亲贫(此句本鄂比赠曹氏对联语意。)。 想酒酣挥翰,愤结声吞。 呕尽十年心血,终留得照世鸿文。 看今日,肩摩毂击,争式旧衡门。 共5首 (一九七五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序:近日常倾听北京电视台播送的《黄河合唱曲》(根据冼星海同志的《黄河大合唱》旧曲改编的),追念故人,感怀往事,因赋《金缕曲》二首以抒意。 又听黄河吼。 这歌声,秋潮澎湃,曾驱顽寇。 南国早膺箫手誉⑴,西渡正雄抱负。 论苦学,人间稀有。 民族深仇身世愤,趁惊飙,注入宫商手。 大风曲,腾众口⑵。 飕飕山雨将来候。 猛东归,热情喷薄,歌呼拼斗。 喉舌无端遭堵缚,掉手幡然北走⑶。 新灿起,英腔北斗。 亿万工农同脉搏,薄云霄,高艺凌鹰鹫⑷。 虽夭折,永不朽。 (词)近现代·钟敬文 往事依稀记。 忆当年,同居康乐,年华方绮⑴。 我溺词章君音乐,嗜好凝成友谊。 朝与暮,饱聆琴艺⑵。 真有红灰狮子劲⑶,棒纵横,挥出青春力⑷。 偶入梦,长元气。 背飞劳燕悭重会。 更回头时、光闪电,已分生死。 难向遥邦招魂魄,注目云空致礼。 念故地,蕉黄波翠。 犹忆桥儿沟上立,听驼铃,我恨脐难噬⑸。 云泥路,自贻悔。 (一九七七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万马奔腾际,正秋高枫丹菊紫,蓝空如洗。 文界三千英与杰,云集京华胜地。 这盛况,古今稀比。 回首十年龙汉劫,更教人,胸次交悲喜。 争四化,共擎臂。 文场往事分明记。 溯当年新邦初建,剧崇文艺。 大会宏罗南北士,我亦荣参末议。 最难忘殷殷策励。 今日重来头已白,骋霜蹄,肯让追风骥。 看晚景,夕阳丽⑴。 (一九六六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六十过三矣。 记髫年、每逢此日,举家欣喜。 碗里面条争雪白,佐以椭圆鸡子。 这情景,真如梦里。 勿说亲坟萦蔓草,慨平生,学行多非是。 重抖擞,莫徒悔。 年来致力词章事。 趁时宜,拈题选韵,对灯摊纸。 骚心杜魄关民物,何取雕金织绮。 大世代,要求诗史。 谁谓力微奢志愿,啃骨头,未可轻蝼蚁。 时跃进,艺添翅。 (一九七七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意外闻凶耗。 恍眼前高躯脱顶,顿呈君貌。 决意曾翻资本论,扛鼎雄风矫矫。 浑不计饮冰茹蓼。 八月怒潮冲击猛,到头来党论存公道。 真不负,寸心皎。 桩桩往事萦怀抱。 记当年泷滨讲舍⑴,心光相照。 国贼昏残如日寇,进步民权全扫。 环我辈耽耽虎豹。 旋去危邦同避地,向朝阳、更鼓沧溟棹⑵。 思逝者,羞自暴。 共1首 (一九七三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序:连日得小宜家书并归牧图一幅,略缀其意成小词,兼寓勉励之旨。 银涛玉浪,雪野风光壮。 跨马牧牛羊,暮归来,炊烟荡漾。 峥嵘集体,先进记曾评,今岁晚,重膺奖。 三等功勋状。 蒙疆浩莽,容得英雄闯。 宜牧并宜农,地下况,丰饶宝藏。 英年志远,劈石更开山,锲不舍,日蒸上。 前景辉龙虹。 共1首 (一九七六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序:悼周总理哀辞写成后,余情犹缭绕,再填短调以抒之。 寰瀛共悼。逝者如斯今古少。 不算无年。大业难容卸仔肩。 心情凄黯。瑰行殊功思念遍。 欲向街行。忍听随灵啜泣声。 共1首 (一九七六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序:二月十六日下午,赴八宝山参加冯雪峰同志追悼会。归后,赋此抒哀。 礼堂空仰遗容,故人已判幽明路。 重阴天色,暮年文侣,黯伤如许。 难忘新正,款谈促膝,心雄犹故。 正私怀默祷,康强迅复,惊遽尔,晞朝露。 往事浮云漫顾。 托深心端凭豪素。 长征绘卷,迅翁珍话,灵文待吐。 天国宏篇,经营廿载,稿还藏腹⑴。 叹而今已矣,剩他皎月,照原头树(时正当旧历灯节期间。)。 共1首 (一九七一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千坯向晚。 窑上白烟漫。 炼出青砖强备战。 风景莫嫌平淡。 一洼清水汪汪。 卓然我立其旁。 正像严疆戍卒,双眼盯住前方。 共1首 (一九六六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风卷惊沙羊角起。 步步艰行履。 来到校园旁,金柳笼烟,红白纷桃李。 入春连日风威恣。 沙滚寒犹滞。 花事正担心,耀眼芳菲,却在风沙里。 共1首 (一九七三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要约迁延,心魂驰绕,今朝真到坟场。 回首前踪,悠悠八度星霜⑴。 雄风大浪曾亲历,慰故人信念金刚。 面丰碑,胸涌波涛,心爇馨香。 先生志节堂堂。 历漫长黑夜,终浴朝阳。 抗腐争新,卌年大纛飘扬。 词坛青兕雄篇在,永不磨时代光芒。 壮幽宫,柏树青苍,栌叶丹黄。 共1首 (一九七五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序:十月十五日,星期日,与二三友人游陶然亭公园,是日适为旧历重阳,因成此调。 九日无会雨(用宋人句。)。 三两朋俦,小作城南聚。 秋气澄天宇。 湖光丽,倒映垂杨千缕。 孰伴菊英黄,看满砌,鸡冠如炬。 忆当年,淤塘败苇,只今何许。 今朝亭畔徘徊,往迹千端,都付东流去。 经幢谁记取。 文宴杳,难觅墙头题句。 黑暗剧浓时,地下火,此间曾郁。 却赢得西厅芳趾,遥山同绿⑴。 共3首 (一九九三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草《歌谣周刊·我与她的关系》一文毕,意有未尽,因填此词。 万众心声金子贵,剧怜长夜沉沦。 一朝惊觉恣追寻。 导航凭舵手,奋力彻朝昏。 人事沧桑时代改,回头往迹犹新。 少年狂态动心魂。 生涯臻暮境,术业待传人。 (一九七七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石蒜香中重把晤,殷殷恰似初逢。 百千情事莽盘胸。 话澜纷涌处,日影暗移中。 余事诗人编尚在,词坛更策新功。 燕飞掠地雨情浓(此句本仰山某词的句意。)。 相期同奋足,青兕振雄风。 (一九七五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高柳阴浓双枣劲,今朝重到宫门。 迎眸巨厦镇雄浑。 首都巡礼地,四海取经人。 曾爇南丰名一片,中途误落迷津。 冲云跋浪愧鹏鲲。 余生严向背,十卷足师尊。 共5首 (一九八五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卅载冀州客,魂梦向山东。 此番文友荟萃,小住惬初衷。 不为漫游山水,不为逃离炎热,报国待呈功。 文苑千秋业,董理冀精工。 西山云,黄海雾,印胸中。 工余小憩,足迹所至兴无穷。 凭吊秦桥残址,瞻仰日神遗庙,诗思郁葱茏。 他年谁访古,于此证游筇。 (一九七九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序:一九七九年五月二十八日,与北师大民间文学进修班诸同志游八达岭,登长城。归填此词,以示同游。时正共编写《民间文学概论》教材。 久蓄再来愿,今日出居庸。 峻岭崇岗争翠,林木郁葱茏。 九折砥平驰道,千尺山头遗堞,游客尽西东。 群向高台望,入眼咤神工。 忆前游,身已老,志犹雄。 拄杖望京石上(望京石,在岭北烽火台边。),云野豁心胸。 落落眼前诸子,烨烨垦荒事业,相勉在奇功。 俯仰先民迹,肺腑绚长虹。 (一九九〇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偶得好缘会,来访伟人乡。 丘陵四处起伏,护此卧龙岗。 堂馆后前辉映,林木高低葱郁,遗像更轩昂。 招徕五洲客,共礼浴灵光。 思少日,秉正气,石儿郎⑴。 家贫迟学,伐木挑水助家常。 目睹乡农困境,耳熟天京遗事,大志已潜藏。 今抚手栽树,高范几回肠⑵。 (一九七五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序:十月十三日,与旧日海丰中学同学四人,小集北京餐厅,锦汉兄作诗纪事,填此调和之。 京国正佳日,五老集西郊。 纵谈畴昔,往事如海复如潮。 谢道山前夕照,方饭亭边林影,红绿眼中描。 逝矣五十载,老健喜今朝。 忆家乡,当黑夜,卷惊飙。 五坡同学⑴,落落奇节几人豪。 星火赤山农会⑵,霹雳劳农政府⑶,伟绩映丹霄。 肃肃瞻前躅,肯使壮心凋。 (一九七七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唱罢渭城曲,薤露遽闻歌。 灿然案上遗墨,争忍更摩挲。 曾企重挥诗笔,寄我珠江新咏,此愿逐沧波。 莫问旧地游,处处邈山河。 念生平,参政局,爱吟哦。 曩日南雄初见,故国正兵戈。 力赞抗倭旗鼓,阴护新生萌孽,功绩岂消磨。 难致生刍奠,万里望云罗。 共5首 (词)近现代·钟敬文 ① 远望楼为北京代表团的住所。 街头木叶黄如许。楼中文侣如云聚。 高处试凭栏。巍楼争插天。 群言腾小组。危状倾诚诉。 险阻纵如山。英豪当闯关。 (词)近现代·钟敬文 ① (一九七一年春,我被命赴临汾干校学习,临行填此词以别家人。)。(一九七一年) 柳黄欲吐溪波皱。东风习习吹征袖。 此日别京华。归来梅着花。 行装缝又洗。琐琐真烦你。 何以答辛勤。深深培本根。 (一九八八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当年开国隆文运。京华盛会罗英俊。 领港惜偏颇(颇,读平声。)。文坛灾难多。 重兴将十稔。新秀如春笋。 一事稍伤神。眼中稀故人。 (一九七一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来时春浅苗初长。转头滚滚翻金浪。 晚立大田旁。微微闻暗香。 年光如掣电。生命宁无限。 白首锻红魂。抡锤争秒分。 (一九九〇年) (词)近现代·钟敬文 日斜来踏湖南路。诗浩祠宇林深处。 堂上仰英姿。浮胸千缕思。 周遭群木碧。鸟语添幽寂。 未许秘孤忠。榴花争火红。 钟敬文 钟敬文1903—2002散文家、民间文学家。原名谭宗,笔名静闻、金粟等。广东海丰人。1922年从海丰安陆师范毕业,入岭南大学半工半读。1928年到浙江大学文理学院任教,同时与人创办中国民俗学会,编辑民俗、民间文学书刊。1934年赴日本留学,1936年归国后在杭州、桂林、广州、香港等地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联委员、作协常务理事、北京文联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长、《民间文艺集刊》和《民间文学》编辑等。他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散文,后来长期从事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成绩卓著。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上散记》,诗集《海滨的二月》《未来的春》,文论集《民间文学丛话》《民间文艺谈薮》《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话说民间文化》《关于鲁迅的论考与回想》和《柳花集》等。另有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民间文艺学文丛》和《鲁班的传说》等。有《钟敬文散文选集》。 ☚ 梁宗岱 陈铨 ☛ 钟敬文 钟敬文1903.3.20—原名谭宗,笔名有静闻、金粟等。广东海丰县人。1922年陆安师范毕业后,到岭南大学半工半读。1927年秋在中山大学任教,编辑《民间文艺》、《民俗周刊》及民俗丛书。1928年到浙江大学任教,发起组织中国民俗学会,编辑《民间》月刊、《民俗学集刊》及丛书。1934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1936年回国后在杭州从事教学和研究。抗战爆发后一度赴广东参加宣传工作,1940—1947年在中山大学任教,编辑《文艺集刊》、《民俗》季刊等。1949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副教务长,先后担任中国文联、作协常务理事,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民间文学集刊》、《民间文学》编委。钟敬文二十年代中期开始创作,出版了散文集《荔枝小品》(1927年)、《西湖漫拾》(1929年)、《湖上散记》(1930年),以及文艺短论《柳花集》,新诗《海滨的二月》等。作者说自己喜爱的散文,“是在情思幽深不浮热,表现上比较平远清隽的一派”,他自己所写的散文,“在情思和风格上,大抵多是比较冲淡静默的”(《西湖漫拾·自叙》)。这种冲淡静默和飘逸出世的思想,清新隽永和幽深冷峭的笔墨,显示了他的散文艺术风格。郁达夫说他的散文“清朗绝俗”,如《荔枝》将谈天说地与自己的经历融合在一起,娓娓而谈,读来亲切有味。《西湖的雪景》曾传诵一时,作者从西湖的掌故开端,再抒写自己的游程,渲染了遍地的白雪,迷濛的水气,对岸茫茫的山峰,使自己“感到宇宙的清寒、壮旷与纯洁”,引起“心灵深处的欢悦”。抗战以后,他的作品变得粗犷结实起来,《一个生死于理想的人》记载了彭湃烈士的生活和斗争片断; 《人民的歌手》描绘了音乐家冼星海勤奋的工作。文中描写了很有意味的细节,读来亲切委婉,可敬可爱。建国后写有散文《一声春雷》、《夜游芦沟桥》、《碧云寺的秋色》等篇,保持了一股清新的情思。 ☚ 柳湜 俞平伯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