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京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京师越南顺化的旧称。参见“顺化”。 京师 京师都城。《曹风·下泉》三章:“忾我寤叹,念彼京师。”《公羊传·桓公九年》: “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大众言之。”朱熹《集传》: “京师,犹京周也。”王先谦《集疏》: “是说天子之都名为京师也。”忾,xì,叹息之声。《大雅·公刘》三章:“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郑《笺》:“京地之众民所宜居之野也,于是处其所当处者,庐舍其宾旅。公刘之京师在豳地。”朱熹《集传》:“京,高丘也。师,众也。京师,高丘而众居也。董氏曰: ‘所谓京师者,盖起于此,其后世因以所都为京师也。’时,是也。处处,居室也。庐,寄也。旅,宾旅也。于是为之居室,于是庐其宾。” 《大雅·民劳》三章:“惠此京师,以绥四国。”京师,指镐京,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韦曲西北。 ☚ 昏椓 京周 ☛ 京师jīng shī京都:星驰时报入~,谁家儿女不伤悲。(七八·1954) 京都【同义】总目录 京华京师凤城京都斗城玉城 京师 京师首都的旧称。《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 ☚ 玉城 京华 ☛ 京师 京师京城。此指东都洛阳。《公羊传·桓九年》:“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也。”《尔雅·释丘》:“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郭璞注:“地自然生。”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京城洛阳修建宫室,疏浚无水的护城河,建起了供帝王围猎观赏的苑囿,并且完善了各种典章制度。元陈栎《燕山八景赋》:“粤自昔之京师,称为大众之区。” ☚ 经行 井幹 ☛ 边鄙、边城、边寨;京城、京都、京师、上都、上京、首都、首府○边鄙biān bǐ(名)〈书〉边远的地方:~无虞,中国之人,得安枕而卧|~僻远地区|分遣精兵,屯驻~。 ○边城biān chéng(名)靠近边疆边远的城市:一到冬天,整个~就成了个大滑冰场|全家迁居~。 ○边寨biān zhài(名)边疆地区的寨子:遥远的~|~人家。 ●京城jīng chéng(名)旧时称国都:济济~内,赫赫王侯居|这儿离~很远。 ●京都jīng dū(名)旧称国都:~八景|听其音,铮铮然有~声|这道关隘是~的门户。 ●京师jīng shī(名)旧称国都:~洛阳。 ●上都shàng dū(名)古代对京都的通称:~有变|重兵镇守~。 ●上京shàng jīng(名)古代对国都的通称:速赴~。 ●首都shǒu dū(名)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在~一家报社工作。 ●首府shǒu fǔ(名)旧时称省会、州府所在的地方:济南是山东的~|自治州~。 京师jīng shī〖名词〗 京师❶ 国都。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不意吾子自~来蛮夷间,乃幸见取。”(吾子:对平辈或晚辈表示亲切的称呼。)方苞《狱中杂记》:“~有京兆狱。” 京师 京师首都的别称。张元济《与胡适》:“~教育前途经此之后不知可稍减障碍否?”章太炎《与汤国梨》:“~冠盖之区,暗如幽谷,惟有终日杜门,自娱文史而已。” ☚ 京华 京国 ☛ 京都 京都京(京市;京邑;京华;京门;京国;京城;京师;京阙;华京;玉京;天京;皇京;凤京;仙京;帝京;神京) 邑(都邑) 阙(阙下;阙廷;阙庭;天阙;双阙;城阙)辇(辇下;辇毂;都辇;城辇;京辇;辇毂下) 都门 都下 都中琼都 上都 王都 清都 帝乡 帝都 帝城 帝掖 帝居 帝宫 帝家 帝国 帝华 神州 神宇 神都 皇都 皇城 皇州 皇邑 层城 毂下 日下 天宇 天庄 天邑 天衢 都门 紫都 方州 春明 龙城 龙界 宫邑 朝邑 上国 畿郡 畿皋 宸州 宸恒 尊华 龙袖 觚棱 金城 金马 畿皋 高台 桂玉(桂玉之城;桂玉之地) 斗城 王城 柱国 丹凤城 帝辇之下 清都紫微 清都绛阙 清都紫府 另见:朝廷 帝王 城市 宫殿 繁华 ☚ 首都 街道 ☛ 京师 京师唐、明、清三代的国家首都所在地称京师。《旧唐书·地理志一》: “京师: 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隋开皇开年 (公元582年) 自汉长安故城东南移20里置新都,今京师是也。城东西18里150步,南北15里175步。”《明史·地理志一》: “京师: 《禹贡》冀、兖、豫3州之域。元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 (公元1368年) 四月分属河南、山东两行中书省。二年三月置北平等处行中书省,先属山东、河南者皆复其旧。领府8,州37,县136。八月置燕山都尉。八年十月改都尉为北平都指挥使司。九年九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 正月建北京于顺天府,称为 ‘行在’。二月罢北平布政使司,以所领直隶北京行部; 罢北平都指挥使司,以所领直隶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十九年正月改北京为京师。罢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直隶后军都督府。罢北京行部,直隶6部。” 清代沿置不改。唐代称皇城为京师。 ☚ 京城 经牧 ☛ 京师又称“京都”。即国都。 京师京師jīng shī京城,京都。《本草纲目 ·序》:“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所在轺传遣京师。” 京师jing shithe capital of a country 京师❶战国前期诸侯以洛阳为京师,在今河南洛阳市西。 京师首都。始见于《诗经·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后世遂称首都为京师。秦以咸阳为京师,此后建为京师的,西汉为长安、东汉为洛阳,三国魏、蜀、吴分别为洛阳、成都与建业(今南京市)。西晋为洛阳,东晋与南朝为建康(建业先改为建邺,后改为建康)。北魏为洛阳。北齐为邺。北周为长安,隋唐亦为长安。五代后唐为洛阳,称东京河南府;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及北宋为汴,称东京开封府;南宋为杭州,称临安府。辽为上京临潢府,金为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元为大都(今北京)。明清均为北京,称顺天府。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设于南京,北洋政府仍以北京为首都,国民党政府以南京为首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