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武生四大派
指清代光绪年间所出现的四位武生演员,分别为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隆寿。在他们之前,京剧中没有 “武生” 这一行当,只有老生和小生,二者皆演武戏。他们出现之后,武生才确立为一个与生、旦等并立的行当。
俞菊笙,祖籍扬州,生于北京,是京剧俞派武生的创始人。他身材魁伟、以长靠武生戏见长。他的武功剽悍勇猛,出手如暴风骤雨,常令对手应接不暇。他在表演中吸收花脸的功架,注重用形体动作表现人物气势,一抬手一投足均有大将风度。他的念白声音宽厚洪亮,也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除《长坂坡》、《挑滑车》等长靠武生戏外,他也演勾脸武生戏,如《铁笼山》、《金钱豹》、《艳阳楼》、《晋阳宫》等。武生勾脸戏首创于他。
黄月山,以演武老生戏见长。他的武功根底扎实,工架稳,开打火爆。同其他武生不同的是,他的唱功也极佳。他嗓音宽大洪亮,行腔苍凉悲壮,尤以二黄摇板和反二黄见长。专演唱打并重的戏是黄派武生的表演风格,如《独木关》、《巴骆和》、《铜网阵》、《刺巴杰》、《骆马湖》 等。
李春来,直隶(今河北)高碑店人。他是长靠,短打武生皆能,尤以短打武生戏见长。他有很好的武功基础,身手灵活,动作干净利落。他的扮相英俊,善演《花蝴蝶》、《白水滩》、《狮子楼》、《四杰村》等戏。另外如《伐子都》、《界牌关》、《长坂坡》等长靠戏,他演得也极有特色。他是南派武生的宗师,以后的盖叫天、张德俊、高福安等皆学李。
杨隆寿,北派短打武生宗师,现存于传统戏中的“石秀戏”、“武松戏”、“林冲戏”均源于他。他自幼坐科于双奎班,出科后长期在四喜班演出,后转入三庆班,得到谭鑫培的推重。他当时以演《英雄义》、《四杰村》、《泗州城》等戏著称。他不但能演戏,而且能编戏,像《陈塘关》、《三侠五义》、《双心斗》 皆为其作品。晚年开办“小荣椿”科班,培养出了杨小楼、程继先、叶春善、郭际湘等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