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亨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亨奇

亨奇

亨奇(Hench,P. S. 1896~1965),美国内科学家,因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化学结构与生物学效用,与肯达尔和赖希施坦因共获1950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亨奇生于美国匹茨堡,于1916年获匹茨堡拉法耶梯学院文学士,192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21年去明尼苏达大学作研究生,1931年获理科硕士学位。1923年去梅峨医院工作,1926年任该院内科顾问医师及风湿病科主任;同时任教于梅峨研究生院,于1947年始任该院内科教授。1958年退休,1965年逝世于牙卖加。
1929年以来,亨奇即注意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于妊娠或患黄疸症时其症状显著缓解。因此,他认为与传统观念相反:风湿性关节炎是在一定条件下可逆的过程;是某些基本生物化学过程紊乱。在妊娠、黄疸等情况下出现的某种特殊化学物质可纠正这种紊乱,他称此物质为“抗风湿物质X”。经过一些不成功的临床尝试,联系到公认为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情况(如全身麻醉与外科手术等)均可使类风湿关节炎暂时有所缓解,亨奇由此推断:此抗风湿物质X即肾上腺皮质激素。当时肯达尔已在梅峨研究生院工作,并已分出多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中有四种经动物实验证明有生物效用,称为化合物A、B、E、F。1941年亨奇即拟用化合物E(现称考的松cortisone)于临床,但尚不能大量获得。直到1948年肯达尔能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出大量化合物E时,亨奇与肯达尔合作,采用严格科学方法试用于14例较严重关节炎的病人获得成功,关节痛和其它局部症状迅速减轻、消失,关节功能有较大恢复。但停用化合物E后,这些症状和体征又渐渐重现,然而再用此激素又可控制。他们用垂体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也获得同样疗效。
亨奇的发现,不但揭示了肾上腺皮质激素考的松的重要生物效用,而且使人们对风湿性疾病以及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后,开创了广泛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激素疗法。他的主要代表著作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激素对风湿性疾病的疗效》等。

☚ 柯里夫人   赖希施坦因 ☛

亨奇1896—1965Philip Showalter Hench

菲利普·肖沃尔特·亨奇。医生、病理学家。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1916年毕业于拉法耶特学院,1920年在匹兹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21年到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从事研究。1923年任梅奥诊所职员和第一助理,1926年成为内科会诊医生、类风湿病科主任。1928年到明尼苏达大学执教。先后任《风湿病评论年鉴》主编(1932—1948)、美国风湿病研究协会主席(1940—194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军风湿病研究中心工作。战后任明尼苏达大学教授(1947年)、美国公共卫生署风湿性关节炎研究部主任(1949—1950)。长期从事风湿性疾病及其治疗的研究,与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一起发现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即可的松)及其结构与生理作用。为195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