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产道血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产道血肿

产道血肿

产道血肿是产时较常见的并发症,乃由于血管损伤或断裂,而皮肤或粘膜保持完整,血液积聚于局部区域而形成。
因发生部位不同血肿,可分为:
❶会阴部血肿。血肿发生在阴唇、阴道口、会阴部,或在肛提肌及盆筋膜之下,血液可浸润阴部皮肤而使皮肤呈紫色。如出血多,则可向坐骨直肠间隙、甚至臀部伸展,血肿巨大时,可将阴道及肛门推向对侧。
❷阴道血肿。血肿在阴道旁组织内。最常见者,发生于阴道粘膜与肛提肌筋膜之间,向阴道内凸出,在外阴见不到。严重时血肿可向直肠周围发展,压迫直肠,甚之使之移位。向上发展,则血肿可到宫颈、旁腹膜外间隙内。
❸阔韧带内血肿。如血管断裂发生在盆筋膜之上,则血液多积聚于腹膜外阔韧带前后叶之间,该部位组织疏松,阻力低,故出血严重时,血液可经腹膜后间隙直达肾脏水平,甚至到横膈。
发生产道血肿的常见原因是:
❶手术损伤。在产钳助产或臀位抽出时,如用猛力使产道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可使软产道的组织、血管断裂而产生血肿。会阴切开所造成之血肿,多由于切口顶端断裂之血管上缩,缝合时缝扎不善所致。
❷急产 在很强的产力推动下,胎儿从未充分准备的产道娩出,易产生血肿。早产儿分娩过速也可形成自发性血肿。
❸巨大儿分娩所发生的血肿,要比正常体重儿所发生者多二倍。因胎儿越大,产道扩张的程度越大,产伤的机会越多。
❹第二产程过长,局部组织受压过久,产生压迫性坏死。血肿往往于产后数天内出现。
❺会阴血肿亦可由静脉曲张引起。
❻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易由于血管痉挛,缺乏弹性,易于断裂而发生产道血肿。
❼有血凝机理障碍的产妇,不但易于发生血肿,也易发生产后流血。
❽子宫下段侧壁不完全破裂、宫颈和阴道穹窿深撕裂,以及单纯阔韧带内血管撕裂均可导致阔韧带内血肿。
产道血肿的临床表现按发生部位不同而异。
❶会阴部血肿主要症状为产后即刻或数小时后会阴部剧烈胀痛,有大便感觉或尿路刺激症状。这是由于血液的刺激及组织的崩裂所致。大小便的症状乃由于压迫直肠或尿道所致。严重者可使局部粘膜或皮肤崩裂而流血不止,甚至导致休克。检查时可见局部隆起,触痛明显,表面呈紫色或完全呈紫褐色。
❷阴道血肿之症状,与其发生部位及体积大小有关。在阴道下段者,其所产生的疼痛与压迫症状与会阴部血肿相似,在中上段之血肿,一般都发生于阴道粘膜下即在粘膜与肛提肌筋膜之间。血肿体积小,可不产生症状,亦不易发现。血肿大,则向阴道凸出,并压迫直肠,产生疼痛及排大便感觉。若出血过速,血肿表面张力过大,阴道粘膜可裂开,而血外流。如发生在胎儿娩出以前,可阻碍先露下降。总之,阴道血肿常不易发现,往往到症状明显作肛指检查或阴道检查时,见有表面呈紫色、触痛明显、向阴道内凸出之血肿肿块才作出诊断。
❸阔韧带内血肿是最严重的一种血肿。其主要症状是患侧下腹部胀痛。病员烦躁不安,往往外出血不多而发生休克症状。检查时可于腹股沟上方触及压痛之块物。如血肿发展较慢,则可无休克症状,以后可出现尿潴留、肠胀气、贫血等症状。
血肿之处理,应根据其大小、发展情况来决定,观察过程中血肿不断增大,发展迅速,这多为小动脉撕裂出血,应立即手术治疗。在作好输血等抗休克的充分准备后,切开血肿,取出血液及血块,找到断裂之血管,结扎止血。如止血彻底,一般不需引流,可将创口缝合。如活跃性出血虽已控制而仍有少量渗血,则可置引流,以免再次形成血肿。如果找不到出血点时,可在腔内用纱布填塞,以压迫止血。凡血肿小,在观察过程中不再增大,或于产后数天才发现的血肿,往往是静脉血管撕裂出血,如症状不明显,可考虑保守治疗,纠正贫血,给抗生素预防感染,及用中药活血去淤,以加速其吸收。但如果血肿大,症状明显,则仍以手术为妥。对于阔韧带内血肿可结合具体情况,或作修补,或作全子宫切除。如找不到出血的血管而腔内仍有比较活跃渗血时,则可行患侧子宫髂内动脉结扎及子宫动脉结扎。

☚ 子宫破裂   产后出血 ☛
000115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