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时宫颈撕裂
产时宫颈撕裂为常见软产道损伤之一。初产妇分娩时,子宫颈常有轻度撕裂,裂口在1cm以内,一般无症状,以后亦仅留有痕迹,无不良后果。本条目系指裂口在1cm以上者。
引起子宫颈撕裂的原因:
❶产力过强,胎头过快娩出,宫颈未能相应扩张而裂伤。
❷产程过长,宫颈受压水肿,伸展性小而裂伤。
❸巨大儿或胎位不正,胎头径线较大,宫颈被过度扩张而裂伤。
❹宫颈未开全而行产钳助产,臀位牵引等。
宫颈撕裂多发生于其二侧,严重者可往上延伸至阴道穹窿或子宫下段。宫颈撕裂主要之症状为阴道流血,血色较鲜红,可在胎盘剥离以前就出现。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好而仍有持续不断的流血,要考虑有此可能,应及时作阴道检查。如宫颈撕裂延伸至子宫下段,损伤较大血管,血液可积聚于腹膜外,此时外出血虽不多而病员已有休克,检查可发现子宫旁阔韧带内之血肿。宫颈撕裂发生于自然分娩而流血不多时,则往往到产后检查时才发现。
宫颈撕裂的确诊,必须通过阴道检查,充分暴露宫颈后,用二把卵圆钳交替夹住荷包口样的宫颈口边缘,作一圈详细检查,才不致遗漏。
预防子宫颈撕裂主要在于正确处理分娩,子宫颈未开全时不作阴道手术助产,手术操作细致,忌粗暴。阴道手术助产后常规检查宫颈,发现子宫颈撕裂应立即作宫颈撕裂缝合术。若撕裂未累及子宫下段,则将宫颈裂口边缘对齐,以0号铬制肠线作间断缝合。若撕裂延及子宫下段,则按子宫撕裂处理(见“子宫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