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产品质量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是调整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因产品质量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产品质量法包括关于对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产品质量损害和赔偿及处理质量争议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它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非商品。我国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主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它不包括建设工程和虽经加工、制作但不用于销售的产品。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需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和环境等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产品质量法在世界范围内已有上百年历史。建国以来,我国虽然没有产品质量法,但制定了一系列保证产品质量的法规、条例、规章。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对产品质量实行进一步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打击假冒伪劣产品,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自1993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产品质量方面的 “母法”,附以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构成了我国产品质量立法的基本体系。
《产品质量法》 分为总则,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损害赔偿,罚则,附则6章,共51条。该法规定,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用户、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 向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有关部门应当负责处理; 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 《产品质量法》。

☚ 商标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

产品质量法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产品质量法 ☛

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主要是调整产品质量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的规定,产品是指经过制作、加工、用于销售的产品,但不包括建设工程和虽因加工、制作,但不用于销售的产品以及天然物品。产品质量责任,是指因产品质量上的缺陷导致使用者、消费者或第三人的人身、财产损害,而由生产者和销售者分别或者共同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其特征是:
❶一般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对因产品缺陷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所承担的责任,而不包括产品本身的损害责任;
❷是一种没有任何合同关系的侵权责任。所谓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产品缺陷是产品质量责任发生的重要条件,它必须是产品本身所固有的,即产品在投入流通前就已经具有的,否则不是产品缺陷。
根据 《产品质量法》 的规定,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是:
(1) 产品质量符合下列要求:
❶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❷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❸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2) 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❶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❷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❸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的,相应予以标明;
❹限期使用的产品,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❺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❻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3) 剧毒、危险、易碎、储运中不能倒置以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产品,其包装必须符合相应要求,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标明储运注意事项。
(4) 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5) 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6) 生产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7) 生产者生产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者的产品质量和义务是:
❶应当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❷应当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质量。
❸不得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
❹销售的产品的标识应当符合规定的要求。
❺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❻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❼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产品质量法》 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我国对产品生产者承担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只要因产品存在缺陷而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生产者就要承担赔偿责任。除非生产者能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❶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❷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不存在的;
❸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我国对产品销售者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即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销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之一的,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 给购买产品的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❶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❷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❸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属于产品生产者的责任,产品销售者的赔偿的,产品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生产者的赔偿的,产品生产者有权向产品销售者追偿。
受害人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请求赔偿,应当证明:
❶产品存在缺陷或者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没有尽到 《产品质量法》 规定其应尽的义务;
❷有损害事实;
❸产品的缺陷或者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与损害事实的发生有因果关系。受害人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计算。对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用户、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当事人还可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也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 产品质量法   商标法 ☛
000053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