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血目病
由于失血过多,引起之眼病,统称为“亡血目病”。于《原机启微》中已有记述,称“亡血过多之病”。又称“伤血过多之症”(《眼科纂要》)。
因亡血过多,目失所荣而为病。如《原机启微》谓: “手少阴心主血,血荣于目。足厥阴肝,开窍于目,肝亦多血,故血亡目病。男子衄血便血,妇人产后崩漏,亡血过多者,皆能病焉。”或因妇女临经,经血过多,血室空虚,目失濡养;或因外伤出血过多等,均可致目中真血亏乏,化源将绝,目病即生。其症多为不能久视,久视则目珠酸疼,羞明瘾涩,启闭无力,眉棱骨及太阳穴酸疼,甚则目昏不明,视力骤减。
证属骤然出血,见血失气脱之象者,目暗不明, 面色㿠白,睑睥内及口唇淡白无华,短气少言,舌淡苔白,脉微细数,或芤大。治当急固元气,速用独参汤(《审视瑶函》),所谓血脱者益气,阳生阴长之理。继后用当归补血汤(《原机启微》)或养营汤(《眼科纂要》)加减。
若妇女临经,去血过多,两目痠痛,羞涩不爽,不喜睁眼,治拟养血益气,佐以祛风明目,用圣愈汤(《兰室秘藏》),重用白芍,加荆芥、防风、羌活。若于亡血后,阴虚有热者,视物昏矇,午后低热,手足心热,舌红苔白,脉细数,于方中加麦冬、生地黄、地骨皮等。
证属血虚风乘者,多在目为物伤之后,外风乘隙而入,方用除风益损汤(《原机启微》)。
若有出血性疾患者,如吐衄、便血,崩漏之类,在疾之初起,应急速早治,以防出血过多而损目,是治亡血目病于未然之策。因亡血者多伤血损络,又宜酌情调补及清理余邪。饮食方面,宜忌食咸物,《素问·宣明五气篇》有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