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月披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月披裘wǔ yuè pī qiú指山林隐逸清高之人。汉·王充《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名。’遂去不顾。”李白《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庐州长史》: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正师》:三晨宁举火,五月镇披裘。 五月披裘 五月披裘《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 ‘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 ‘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名!’遂不顾。”后以此典称山林隐逸之人。南朝宋·萧璟《贫士》:“三冬泣牛衣,五月披裘客。”北齐·甄彬《诗》:“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 ☚ 五噫 武安瓦 ☛ 五月披裘 【出典】 晋·皇甫谧《高士传》上卷:“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道中有遗金,顾披裘公曰:‘取彼金。’公投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处之高而视人之卑?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 按:事又见《韩诗外传》卷十。 【释义】 “五月披裘”原指盛夏而身着皮衣,由于有披裘公不拾金的故事,又用来比喻清廉自持,孤高自许。 【例句】 ①去去相随去,披裘骄盛唐。(王绩《赠李徵君大寿》479)这里指李徵君以孤高自许。②三晨宁举火,五月镇披裘。(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正师》480)这里是以清高自许。③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李白《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1796)这里以清廉相勉。 五月披裘《论衡.书虚》:“迭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后用来指山林隐逸之人。李白《杭州送裴大泽》:“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五月披裘【出处】 汉·王充《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五月披裘季子出游故事。晋皇甫谧《高士传》上:“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道中有遗金,顾披裘公曰:‘取彼金。’公投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处之高,而视人之卑? 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 ’季子大惊,既谢而问姓名。公曰:‘吾子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名也。’”后用这个典故比喻清廉不贪,孤高自赏。北周庾信《庾子山集》一《小园赋》: “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 五月披裘 五月披裘裘,qiu,皮衣。《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此典出自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道中有遗金,顾披裘公曰:‘取彼金。’公投镰嗔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处之高,而视人之卑?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哉!’季子大惊,既谢而问姓名。公曰:‘吾子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名也。’”北周庾信《小园赋》:“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相识的是暮春扛锄的高士,谒访的是五月还披着裘衣的隐者。 ☚ 五难 五子之歌 ☛ 五月披裘 五月披裘《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或?’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名!’遂不顾。”后以此典指山林隐逸之人。北周·庾信《小园赋》:“虽有门而长闭,实无水而恒沉;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 ☚ 五鼎 武城弦唱 ☛ 五月披裘wǔ yuè pī qiú五月穿着皮袄。比喻清廉不贪,或孤高自傲。语出披裘公故事。晋·皇甫谧《高士传》:“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道中有遗金,顾披裘公曰:‘取彼金’。公投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处之高而视人之卑?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