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林业发展主要措施
河北林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措施:
(1)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发展林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与林果基地建设相结合,发挥地方优势,突出经济效益,建立各具特色的林果商品基地,促进系列开发。实行造林、开发、治理三位一体,统筹安排,长中短效益相结合,综合治理、立体开发。在宏观上体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微观上突出经济效益,通过利益机制调动国家、集体、个人的造林积极性。
(2)在发展目标、方向上,坚持从河北实际出发,按照省情、林情和区位优势,走具有河北特色的林业建设道路和林业建设模式。在工程建设中,燕山山区的 “围山转”、太行山山区的 “经济沟”、新乐的沙地开发、坝头的林草间作、坝上的饲料薪炭林、平原农区的宽窄带速生丰产林,黑龙港流域的枣粮间作等模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平原绿化中,创造了窗口、大骨架绿化和建骨架、配网络、改品种、调结构的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在全国平原绿化滑坡的形势下,搞好平原林业建设的新路子,林业部在衡水召开了全国平原绿化现场会,肯定了我们的经验。在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中,我们坚持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山、希望在林、突破口在经济林,把经济林建设作为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突破口。依靠山区林业开发,发展经济林,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是河北省 “八五”期间内的又一条成功经验。
(3)深化林业改革,完善全社会办林,全民搞绿化的机制,调动国家、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了省会鹿泉市义务植树基地带动了全省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提出了建立义务植树体系的构想,促进了全省义务植树以基地化为中心,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产业化。
(4)林业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既要组织好生态建设的任务,又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提高商品的竞争能力,促进产业发展。
(5)林业发展必须在提高质量、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走科教兴林之路,实行管理科学化,产业集约化,才能促进林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