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安县西北约20公里的云盖岭上。唐宣宗大中年间,僧妙达所建。殿宇宏丽。明英宗时重修。原有九楼十八殿,僧舍千余间。左有瀑布泉,自悬崖泻出,远望若飞珠喷雪;右有白侍郎洞,相传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与贾岛唱和处。今尚留有古招凉亭和漱玉亭,为一方胜境。
云盖寺
又称海会禅院。以雾气环绕,似云覆盖而得名。在今望城县五峰乡云坪村石牛塘。唐代末年建,是唐五代北宋间著名禅宗寺院。诗僧齐己曾题有《云盖山》五言律诗。诗中云: “曾寻湘水东,古翠积秋浓。长老禅栖处,半天云盖峰。”据此诗“近有谁堪语,浏阳妙指踪”,疑此寺为石霜庆诸法嗣来此开山的。临济宗杨岐派创始人杨岐方会曾在此开堂说法,卒后建塔于此,因而闻名。在方会前后禅僧辈出,据《五灯会元》一书记载,达9人之多。南宋以后经元迄明,不少文人学者,游览到此,多有吟咏。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寺院逐渐衰落,但其佛像高大,雕塑精细,为人们所称仰。今仅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