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云中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云中君yún zhōng jūn见“丰隆”。马戴《楚江怀古》: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李商隐《槿花》之一:月里宁无姊?云中亦有君。” 云中君 云中君楚辞《九歌》篇名。屈原作。洪兴祖《楚辞补注》云:“云神丰隆也。”朱熹《楚辞集注》亦称“谓云神也”。但另外又有水神说(王闿运《楚辞释》)、月神说(姜亮夫《屈原赋校注》),以及泽神、虹神说等等。云中君当即指云神,因其居于云中,驾驭浮云来去而得名。诗中写云神高洁华美,充满光辉,且来去迅速,不受大地、四海阻隔,正是对天上彩云特征的掌握和性格化。诗中生动地描写了群巫扮云神出现时的场面和祭者的景慕、赞颂及依恋之情。其中既有对自然美的捕捉,又蕴含着人们对高洁、博大、自由等美好境界的追求。也有人以为对云神的祭飨,是因为云能施雨,与古代人民的祈雨有关(马茂元《楚辞选》)。 ☚ 东皇太一 湘君 ☛ 《云中君》
【注】 本篇究竟描写何神,历来说法不一。《楚辞补注》谓“云神丰隆也。”朱熹《楚辞集注》亦称“谓云神也。”这是一般的看法。另外还有水神说(王闿运《楚辞释》) ,雷电神说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 ,月神说 (姜亮夫《屈原赋注》) ,以及泽神、虹神说等等。发生这些说法的原因主要是本篇的标题“云中君”,与《东君》、《湘君》、《河伯》等不类。“君”为神之尊称,而唯独本篇加一“中”字; 另外,则是从本篇所写的神灵状况看,其身份不像其他篇那么明确。 其实,云中君当即指云神,因其居于云中,驾驭浮云来去而得名。《离骚》: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思美人》: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都是说云神丰隆乘浮云而来去。证之本文,这位云神被写得高洁华美,充满光辉,且来去迅速,不受大地、四海阻隔,正是对天上采云特征的掌握和赞颂。至于云神为何受祭,一般认为云行雨施,与祈雨有关(马茂元《楚辞选》),实际上,在楚神话中云神之外另有雨师,而从本文来看,除颂赞云神的来去迅速、广视大地、四野之外,并无一点施雨的描写。我以为在资料有缺的情况下,只能说它是对自然物性格化的描写,是对大自然奇观的歌赞。 天空中的浮云,洁白明丽; 有时化为云锦,霞光灿烂,但又倏忽泯灭,变化万端。在高空中,它与日月齐辉,而周流往返,又无所不到,无处不在。正是出于这样的印象与感受,铸成了人们关于自然神——云神所特有的形象。 这首诗写祭云神时出现的场面和感受。云神由群巫登台扮演。 诗是这样开始的: 在久久企盼中,高贵的云神出现了。他浴兰沐芳,身着采衣,象朵朵盛开的鲜花一样,高洁美丽,神采动人。同时,他身材柔软,欲行又止,卷舒自如,而又容光四溢,光辉夺目。他是在人们虔诚的祈求下,暂来人间停留的。 接着,他缓缓地步入了人们为他准备好的地上行宫——寿宫,登上神位,享受祭礼。我们看这位高贵的云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可与日月丽天相媲美。但他的好动性格,使他并不能久留。享祭甫毕,便又起身,驾龙车,服衮衣,迥环遨遊,准备升天而去。 果然,“神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人们所景仰的云神,在一片光辉中降临的时候,曾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欣喜; 但倏忽之间,便又高升远举,飘飞而去。 看,翱遊于高空的云神,该有多么自由、博大啊: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他俯视大地,大地不足其一览: 身影所及,四海未能限量其游程。这是对云神性格、行踪的描摹和刻划,也是对云神的赞颂。 云神已去,祭典宣告结束。但人们对这位来去飘忽,美丽多姿的神灵,却无限依恋。“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景慕、惆怅、劳思之情,溢于言表。 《九歌》做为一组祭神、娱神的诗歌,带有原始宗教色彩,但从文学艺术角度看,它实质上是一组优美的神话题材作品。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大自然中的景物性格化。其中既有作者对自然美的捕捉,又蕴含着人们对某些理想的追求。天空的云锦,是那样美丽高洁,自由博大,从而引起人们无限的歆羡。因此,这种对自然神的塑造,对自然神的颂赞和依恋,也正反映了人们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某些社会感情的折射。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 华采衣兮若英。① 灵连蜷兮既留, 烂昭昭兮未央。② 謇将憺兮寿宫, 与日月兮齐光。③ 龙驾兮帝服, 聊翱游兮周章。④ 灵皇皇兮既降, 猋远举兮云中。⑤ 览冀州兮有余, 横四海兮焉穷?⑥ 思夫君兮太息, 极劳心兮忡忡。⑦ 【注释】 ①浴:浴澡。汤:热水。沐:洗发。古人祭祀前必须斋戒, 用兰草沐浴。 《夏小正》: “五月蓄兰, 为沐浴也。”华采: 色彩华艳鲜明。英: 花。 以上二句,写迎神的女巫。 ②灵: 云神。连蜷:长而婉曲。 既留: 已留在天上。烂昭昭:写云神的神采灿烂;未央,正盛。 ③謇 (jian简): 发语词,楚方言。憺 (dan淡):安。寿宫: 云神在天上的宫阙。 ④龙驾: 以龙引车。帝:天帝。服:服饰。聊: 暂且。翱游: 同翱翔。周章:周游往来。云神下天之前,先在天上盘旋一下。 ⑤皇皇:同“煌煌”, 光彩夺目。 降: 从天上降临地面。 古音“洪”。 猋 (biao标): 《尔雅·释天》郭璞注:“暴风从下上。”远举:犹远飞。这句写云神来飨,刚下来很快就走了,引起巫女的相思之苦。 ⑥览:云神所见。冀州:古称中国有九州,九州名目,《尚书·禹贡》、《周礼·夏官·职方氏》、《尔雅·释地》说法不尽相同,但都把冀州列在首位。洪补引《淮南子》曰: “正中冀州。曰中土。”因此代指中国。有余:说云神的视野超出中国。横:横奔。四海: 古人以为九州周围有东南西北四海包围。 四海犹今世界。焉: 何。穷:尽。 “焉穷”与“有余”互文, 描写云神高瞻远瞩,无所不到, 高大、 自由的形象。 ⑦夫:语词。君:巫女对云神的尊称。劳心:忧心。忡忡:心忧貌。 【译文】 洁身洗发用香汤,穿上华丽花衣裳;喜看云神留天上,光彩照人正兴旺。云神安居于寿宫,堪与日月同辉煌;乘着龙车穿帝服,聊且周游而彷徨。光彩夺目降人间,悠然而去回云天;野视远远超冀州,横绝四海远无边。恋念云神长叹息,极尽劳思肠欲断! 【集评】 宋·洪兴祖:“(《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日屏翳。已见《骚经》。《汉书·郊祀志》有云中君。”(《楚辞补注》卷二《九歌·云中君》) 宋·朱熹:“(《云中君》)谓云神也,亦见《汉书·郊祀志》。此篇言神既降而久留,与人亲接,故既去而思之不能忘也,足以见臣子慕君之深意矣。”(《楚辞集注》卷二《九歌·云中君》) 明·蒋之翘:“蒋之翘曰:屈子作文,不过就题写去,自觉别有会心。乃洪兴祖谓此章(按指《云中君》)以云神喻君,言君德与日月同明,故能周览天下,横行四海,而怀王不能,故忧之。此说大是拘腐。”(《七十二家评楚辞》卷二《九歌·云中君》) 清·戴震:“《云中君》三章,云师也。《周官·大宗伯》,以槱燎祀飌师雨师,而不及云师。殆战国时有增入祀典者。故屈原得举其事赋之。汉《郊祀志》、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君之属。是汉初犹承旧俗。”(《屈原赋注·九歌》) 清·陈培寿:“楚有云、梦二泽,皆楚之大泽。云中当为水神,与湘君、湘夫人、河伯同为一例。”(《楚辞大义述》) 【总案】 云中君即楚人所祀之云神,名丰隆。本篇先写拂晓之前,巫女沐浴更衣,虔诚地迎迓云神的降临;再写云神的住处、行色;最后写云神暂来而骤去,人民思神而劳心。本篇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它写了云中君的性格和特点,而且相当贴切真实。云中君矫捷远举、飘然四方的形象,很切合云的特征,而且篇中写云神,也大多是状云之辞,如“连蜷”、“翱游”、“猋远举”、“览冀州”、“横四海”等。其次,它概括了古代农耕之民的某些生活经验。从本篇所表现的人民对云神真挚无比的感情,可看出当时的人民已懂得了云雨与自己生产、生活的那种休戚相关的关系。再次,全诗对实际情景的描绘与虚幻的想象互相融汇,把实设在地面的祭坛通过幻想而延伸到云霞浮动的天空,这既符合上古祭神活动的特点,又见出诗人惊人的艺术想象力。 云中君 云中君辞赋名篇。《九歌》第二篇。战国楚屈原作。《楚辞章句》、《文选》见载。写作背景,详见《九歌》条下。洪兴祖《楚辞补注》说:“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朱熹《楚辞集注》说:“谓云神也。”云中君,犹言云中之神;君,尊称之词。《史记·封禅书》说:“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君、司命。”可知战国时代,中原已有云神的祭祀了。本篇所祀的云神,是初民创造的自然神之一,是自然现象的具体反映。篇中一开始描写神的降临,接着歌颂云神的功德,可以和太阳、月亮媲美,德泽遍及九洲四海。作品对云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使之成为一个光辉灿烂的形象,又具有云之变幻无常、来逝无定的特质。吴世尚《楚辞疏》说:“云有形而无质,出乎山川,开乎虚空,浮乎栋宇,若游若留,弥乎天壤,无穷无极。写云至此,笔有化工矣!”对本篇的写作技巧,有很好的分析。 ☚ 【四画】 天问 ☛ 云中君 云中君辞赋神话人物。屈原《九歌》有《云中君》。或曰云神。洪兴祖补注曰:“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汉书 · 郊祀志》有云中君。”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王逸注:“丰隆,云师,一曰雷师。”洪兴祖补注:“《九歌·云中君》注云:‘云神丰隆。’五臣曰:‘云神屏翳。’按丰隆或曰云师,或曰雷师。屏翳或曰云师,或曰雨师,或曰风师。《归藏》云:‘丰隆,筮云气而告之’,则云师也……据《楚词》,则以丰隆为云师……”屈原《九章·思美人》:“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楚辞·远游》:“召丰隆使先导兮。”司马相如《大人赋》:“涉丰隆之滂沛。”张守节《正义》曰:“丰崇,云师也。”《广雅·释天》:“云师谓之丰隆。”王念孙疏证:“以丰隆为云师于义为长。”或曰雷神。屈原《离骚》:“雷师告余以未具。”朱熹注:“雷师,丰隆也。”又“吾令丰隆乘云兮。”朱熹注:“丰隆,雷师。”(《楚辞集注》)张衡《思玄赋》:“丰隆軯其震霆兮。”李善注:“丰隆,雷公也。”《淮南子·天文训》:“季春三月,丰隆乃出。”高诱注:“丰隆,雷也。”或曰月神(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楚辞今绎讲录》)。或曰轩辕星女神(萧兵《九歌新解》)。或曰女性虹神(程嘉哲《九歌新注》)。还有的认为丰隆、共工、康回三位一体,皆指雷神,或曰电神,或曰雷电神。此外,或作云中郡神,或作云梦泽水神,或作落霞之神,或谓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东君不是四位神,而是写天神的四个段落,概莫可究。 ☚ 夫差 天皇 ☛ 云中君雲yún zhōng jūn楚辞篇名。屈原《九歌》中的一篇。《云中君》是祭祀云神的歌舞辞。王逸《楚辞章句》题解说:“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这篇诗以主祭的巫同扮云神的巫对唱的形式,来颂扬云神,表现对云神的思慕之情。无论人的唱词、神的唱词,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云神的特征和人对云神的期盼、思念,以及神对人礼敬的报答。 云中君《楚辞·九歌》之一。《汉书·郊祀志》有“云中君”。朱熹《楚辞集注》:“谓云神也。”王逸《楚辞章句》:“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此一神而异名。“丰隆”为云涌起堆集之状,“屏翳”为云蔽日将雨之形。《山海经·海外东经》郭璞注:“雨师谓屏翳也。”云中君,犹言云中之神,即云神。本篇为祀云神求雨的祭歌,表现为对云神的企盼和深情。一说“云中君”乃楚“云中”地区之神,与“湘君”之“湘”皆楚地区之名。 云中君神话传说中的云神。屈原《九歌·云中君》即为祭祀云神之作,王逸注:“云神: 丰隆也,一曰屏翳。”《汉书·郊祀志上》:“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君、巫社、巫祠、族人炊之属。”颜师古注:“云中君,谓云神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