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教花在配行窃案
本案发生于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案犯于教花,因行窃被处徒刑,到配所后,因上山拾柴,跌伤左腿成废。后该犯因贫起意,又行窃武泽昌铺内绸锻,计赃四十六两。陕西巡抚将于教花依“窃盗拟徒在配行窃一、二次,赃未满贯”例,判处于教花杖一百,流三千里。按清律规定,“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又规定:“犯罪未老疾,而事发时老疾者,依老疾论。若在徒年限内老疾亦如之”。陕西巡抚认为,律文如此规定,系指在配安份守法,别无过犯者而言,于教花因犯窃拟徒,在配成废,律应收赎,但该犯又于成废之后行窃,如依律准其将前后所犯一并收赎,那就与在配安分守法者无所区别,不符律意,所以只准于教花后犯之流罪收赎,前犯徒罪仍应执行。上报刑部之后,刑部根据近年来办理军流犯人在配脱逃成废成笃之案,只准其收赎脱逃调发之罪,仍发原配所执行原犯徒刑的情况,认为陕西巡抚的处理决定“询属允协”,很是恰当,决定维持陕西巡抚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