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經穴 > 二間 二間 èrjiān 亦稱“間谷”。手陽明大腸經穴。因其在第二掌指關節前陷處,當本經第二個穴位,故名。主治發熱,喉痹,齒痛,鼻衄。始見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靈樞經·本輸》:“溜於本節之前二間,爲榮。”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二間者,水也,一名間谷,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前,内側陷者中,手陽明脈之所溜也,爲榮。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清·廖潤鴻《針灸集成·手陽明大腸經》:“二間,主治頷腫喉痹,肩背臑痛,鼽衄齒痛,目黄口乾。口眼歪斜,飲食不通,振寒,傷寒水結。” 二间经穴名,代号LI2。出《灵枢·本输》。别名间谷。属手阳明大肠经。荥(水)穴。位于食指桡侧,掌指关节前凹陷处,当赤白肉际,微握拳取穴。布有桡神经的指背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动、静脉的指背及指掌侧固有动、静脉。主治咽喉肿痛,齿痛,鼻衄,目昏,口,颔肿,热病等。直刺0.2~0.3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二间èrjiān经穴名。代号LI2。出《灵枢·本输》。别名间谷。属手阳明大肠经, 荥穴。微握拳, 位于食指桡侧第二掌指关节前方凹陷中。主治发热、咽喉肿痛、牙痛、鼻出血。斜刺0. 2 ~0. 3 寸。 二间 二间LI2Erjian手阳明大肠经穴。首见《灵枢·本输》。本经荥穴。位于食指桡侧处,掌指关节前赤白肉际处的凹陷中,侧掌屈指取之。局部有指屈浅、深肌腱;指背及掌侧动、静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一般直刺0.2~0.3寸。针感向指端或腕部方向传导。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头面、五官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目昏,鼻衄,口眼歪斜,颔肿,齿痛,喉痹,热病,肩、背、手指疼痛,厥冷,麻木等。现又多用以治疗三叉神经痛,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 商阳 三间 ☛ 000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