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至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二至丸 二至丸 èrzhìwán 丸藥。由旱蓮草、女貞子二味藥物組成。旱蓮草爲草木植物,以夏至所採爲佳;女貞木爲木本,以冬至所採爲良,“二至”即以代此二藥,故稱。主治肝腎陰虚,眩暈耳鳴,咽乾鼻燥,鬚髮早白。清·汪訒庵《醫方集解·補養之劑·二至丸》:“冬青子、旱蓮草,臨卧,酒服。”參閲明·王三才《醫便》。 二至丸❶ 《重订严氏济生方》方。鹿角、麋角各二两,炮附子、桂心、炒补骨脂、炒杜仲、鹿茸 (酒蒸焙) 各一两,青盐半两。为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腹用胡桃肉细嚼,以盐酒或盐汤送下。功能补肾强腰。治老人、虚弱人肾气虚损,腰痛不可屈伸。若恶热药去附子,加肉苁蓉 (酒浸微火炙) 一两。 二至丸 二至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方集解》。药物组成:女贞子、旱莲草。功效:补肾养肝。(一方加桑椹干为丸,或桑椹熬膏和入)。主治:肝肾阴虚头昏眼花,口苦咽干,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下肢萎软,体倦遗精,早年发白等。备注:本方为补肝肾精血的基础方剂,甚为妇科所常用,临床应用多加味,改汤剂。 ☚ 一贯煎 二仙汤 ☛ 二至丸 《济生方》【组方药物】 鹿角 麋角各60克 附子(炮,去皮) 桂心 补骨脂(炒) 杜仲(去皮,锉,炒断丝) 鹿茸各30克 青盐15克(另研) 二至丸 《医便》卷一【组方药物】 冬青子500克(即女贞子,酒浸1昼夜,去皮,晒干为末) 旱莲草500克(捣汁熬浓) 二至丸 《摄生众妙方》卷二【组方药物】 熟地黄90克(肥大沉水者佳。酒和9蒸9曝,竹刀切碎) 生地黄60克(肥大者,酒浸,洗过、晒干,竹刀切碎) 菟丝子30克(酒浸1宿,煮熟,捣碎作饼,晒干,为末) 山茱萸180克(去核,取净肉60克) 肉苁蓉30克(刷去浮甲,割去中心白膜,无灰酒浸1日,酥炙,竹刀切碎) 败龟版90克(酒浸1夜,酥炙黄,石器捣碎) 人参30克 黄芪30克(去皮) 黄柏90克 牛膝 枸杞子 破故纸(炒黄) 五味子各30克 白术90克 白芍药30克 当归60克(大者有力。酒洗) 虎胫骨(酥炒黄色) 杜仲(酒浸,炒去丝) 山药 陈皮 白茯苓各30克 二至丸 二至丸出自《证治准绳》,由女贞子(酒制)旱莲草各60克组成。有补肝肾,养阴血之功。主治 ☚ 石斛夜光丸 金匮肾气丸 ☛ 二至丸èr zhì wán方剂名。《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麋。 二至丸èrzhìwán《医方集解》方。女贞子、旱莲草(一方加桑椹) 等量。女贞子为末, 旱莲草熬膏, 制成蜜膏丸。每服二至四钱, 日两次。功能补益肝肾。治肝肾不足而致的头目昏花、腰背酸痛、下肢痿软等。 二至丸 二至丸本方见于《医方集解》。方由女贞子、旱莲草各等分组成。二味各为末,炼蜜为丸(亦可将女贞子为末,旱莲草熬膏为丸),临卧酒服。主治肝肾阴虚,头昏目眩,腰痠足软,失眠多梦,遗精滑泄,早年白发,两目干涩,舌红苔薄,脉细弱者。本方常用于肝肾阴虚,方中女贞子甘平,补益肝肾,配以旱莲草,入肾补精,二药相得补肝肾而益阴血,补腰膝而乌须发,故对上述诸症可以应用。方名二至者取女贞子冬至日收,旱莲草夏至日收之义。《医方集解》原方用冬青子并称即女贞子。其实女贞子为木樨科植物女贞的果实,而冬青子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果实,两者不得混淆。一方加桑椹干为末共制成丸或桑椹熬膏和入,则补肾养血之力更佳。现临床上常应用于贫血、神经衰弱、高血压、慢性肝炎、肺结核咯血等病证而见上述证候者。 ☚ 延寿丹 桑麻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